良久,那小飞虫找不着入口,转悠悠飞走。于是宋锦安收回视线,慢条斯理研着墨,“谢砚书能如此理直气壮再三找我,是不是不知晓我死前听到了甚么?”
兀的,清然急急开口,“那时大人身子不好,我等怕刺激到大人,拷问了侍卫口信后只说是玩忽职守。大人确不知侍卫说过何。那侍卫连同帮着漠视您的下人都叫大人处理了去,阿锦小姐何必再叫大人心里头不好受?”
宋锦安加点水于砚台,那墨的颜色便漂亮极了。她挽起袖子沾点墨,头也不抬,略遗憾道,“可惜你家大人,已然听分明了。”
清然惊恐扭头去看。
半掩的门扉侧立着位深蓝色长衫的人,他手里头似拿着金行的票据,也不知他立在那里头多久,只是形如枯木。
清然口中泛苦,忽怀疑他自以为是的劝慰和隐瞒究竟算得甚么?
一时间,三人只能听得宋锦安提笔核对采购单子的声响,沙沙梭梭,倒是静谧。
良久,随宋锦安吹干笔墨,门扉那头玉珠落盘,“阿锦,你那时,疼不疼?”
不归
小木案牍边的人只将羊毫搁入石笔洗, 青灰色的石面叫墨色倾染,宋锦安默不作声转点着羊毫。
那墨花散开又聚拢,在一汪清水中晃得显眼。提出的羊毫落在宣纸上蘸蘸, 已不再带出墨迹。
谢砚书窥着笔洗台中浮沉, 忽就惘然。
原,他的阿锦死前听着的最后句话,是不配太医。是生生叫这折辱卸去余着的力。雪天大寒,她听着唢呐恭送走元泰末年是怎般心境。那时的他,能感同身受半分绝望么?所以他要如何做,才能翻过这几载的恨,才能叫阿锦好受一些。那打心底溃败的便让谢砚书觉战栗难安, 说不清是痛更多还是悔更多,他只垂下眸子将票据搁在桌面。
薄薄的纸单上落有谢砚书的章, 红艳得刺目。
宋锦安拢过票据,“东西都送到了,二位便离开罢,莫叫付大人又撵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