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晚上,全家人坐在畅心树下吃月饼赏月,贾敏小声跟黛玉说起太子妃,“我看这个就挺好的,珍贵宽大,随分从时,不是那等总想着掐尖要强的轻薄脂粉。
相较之下上一个就拿不出手,我听说如今在宫里也是三天病两天愁的,早晚作死自己拉倒。”
黛玉赞同道,“确实不错,不焦不躁的看着就沉稳,以后她的世界只有东宫和后宫,但凡活泼点的都得被逼疯,她这种性格就刚刚好,太子很会挑媳妇,相信看人的眼光也不会差。”
贾敏叹道,“要说睿智灵性,太子可不及义忠亲王年轻时,我至今还忘不了他年轻那会儿意气风发的样子,没有母亲庇护照样能压服各方势力,稳稳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可惜几十年的权力争斗把那分灵性都磨没了。
太子就是运气好,皇上只两个儿子,澈儿又不跟他争,他才能站稳脚跟,否则还指不定多狼狈呢。”
黛玉比了个禁声的手势,“娘亲可注意着些吧,就算看不上太子,也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贾敏拍了她一下,“你当我傻,皇家的事是能对外人说的么,太子明年大婚,我还盼着他快些生下嫡长孙呢。
他们生了娃儿,我才能抱上小外孙,你跟澈儿的孩子不知会有多可爱,想起来我就急得慌。”
黛玉无语道,“生孩子吃苦受累的可是你亲女儿,你都不心疼的吗?”
贾敏做西子捧心状,拿腔作势道,“心疼啊,可为了我的好外孙,你就吃点苦吧,谁还不是打这儿过来的了。”
黛玉差点翻白眼,这要不是亲娘,高低得跟她打一架,就没见过催生还不忘气人的。
中秋节过后全家人回家,该干嘛干嘛去了,黛玉和司徒澈一直忙到九月初才请了一天假期,回城为探春送嫁。
牛家那边早给牛季礼分了家,房子铺子庄子一样不缺,探春嫁过去就能自己当家,公婆管不到小两口过日子,几日去请次安即可。
曾嘲笑宜妃庶妹低嫁的人此时都变成了羡慕,牛季礼今年考上了秀才,再读几年就是举人,即便考不上进士也能去亲王府谋个差事。
小夫妻有产有业,宫里有娘娘,外头有国公府和亲王府当靠山,这日子还有什么可愁的。
送探春上了花轿,黛玉在荣国府坐席,察觉到众女眷比往日还要热情,她正好奇这些人想干嘛,就有人忍不住开口了,
“王妃,就是那个,轻妆铺子那个洗头的预约也排得太满了,我们这些知道晚的都排到下个月去了,亲王妃能不能跟三娘打声招呼,给我们插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