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娃娃笑眯了眼睛,她也笑道,“这孩子养得可真好,我家大姐儿还要大上一岁呢,看着可没琪姐儿精神。”
珍娘也曾听说过琏二哥家的闺女养得艰难,担心道,“之前常见你来信说孩子生病的事,近几个月又不曾提到了,难道还是体弱不成?”
凤姐儿笑道,“自打换了个奶娘就比之前强些,虽不那么容易生病了,也是娇弱得很。”
贾敏担心道,“你有空还是抱过来给叔母和大伯看看吧,先前柔姐儿也是生来体弱,养到两三岁才调理好了。”
凤姐儿忙道,“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就是担心叔祖母嫌麻烦,即这么着,我可把孩子抱过来了。
还有我家葳哥儿,那孩子跟翥弟弟同岁,姑妈家必是有好先生的,我和琏二也想把他送过来读书呢。”
贾敏笑道,“你想送就送过来呗,让他们叔侄一块长大,以后彼此也是个照应,只是好先生我们家也在找呢,目前只跟着一位老秀才识字,你不嫌弃就行。”
凤姐儿笑道,“能被考中探花的姑父请回家,即便是秀才也必定非比寻常,请姑母拜托他老人家再收个学生,我们必有重谢的。”
三姨见她语气中带着些许焦急,奇怪道,“家里不是有族学吗,到了年纪送过去就好了,你在担心什么?”
凤姐儿苦笑,“快别说那族学了,去年就送去过一次,他祖父担心孩子被欺负,就鸟悄跟在后头,这一看不要紧,那学里先生不是先生,学生不是学生,闹烘烘乱成一团,别说让孩子读书了,不跟着学坏就不错了。
当时我公公就闹了一场,要换掉先生,再把外头附学的孩子都打发掉。
结果老太太不愿意,说那位先生是祖辈的近亲,来附学的也是亲戚家的孩子,谁也不许动。
我公公没办法,管不了别人只能管自己的孙子,把孩子留在家里一年,多亏有林妹妹送来的读书笔记,才磕磕绊绊的把三百千读下来了。”
三姨听得直翻白眼,老太太那人大能耐没有,搅浑水算计人的本事是一等一的,要不是出身高贵,就是个妥妥的搅家精。
贾敏对老太太早就不抱希望了,又想到大侄子的遗腹子,担心道,
“兰儿那孩子也有七岁了吧?还有环儿比他还大两个月,琮儿跟翕儿同年,他们也在族学里不成?”
凤姐点头又摇头,“公公把琮兄弟送到外头私塾里去了,每五天回来一次,书读的不知如何,至少懂得用功,性子也沉稳,有个大家公子的样子。
环儿和兰儿在老太太和二太太的眼皮子底下,就像那孙猴子似的,根本翻不出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