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大姑娘嗤笑一声, “你可算了吧, 一页书能被三天的主儿, 还想中进士, 你能考个秀才就算祖上积德了。”
翁小弟被姐姐气得小脸胀红,想反驳又找不到理由, 打也打不过,只得哼了声跑到小孩子那一堆里,拉着褚家小姑娘求安慰。
黛玉回到家,跟爹爹娘亲说起年末调任的事,她计算着任期,愁道,
“我五岁那年是第一任,到七岁时就满了三年任期,八岁到今年岁尾第二任也满两年了,按规矩也到了调任的时候,最晚最晚明年年底也要离开扬州了吧。”
林海两人心里也没个底,推举储君的折子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到年底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
贾敏忧心道,“那天甄太太来时言之凿凿的说三皇子未来如何,还大言不惭要跟我们家结亲,想把翕儿说给甄宝玉那个混账玩意儿。
我当时是被怒气冲昏了头,不管不顾就把人赶了出去,回头再想,万一真让三皇子得了势,我们家可要危险了。”
林海笑道,“敏儿放心,就凭甄家这上窜下跳的劲儿,皇上也不会让三皇子成事,尽早表明态度未为不可。”
黛玉也安慰她,“娘亲你都忘了三皇子和甄家干的好事了,他们想用阿芙蓉毒害爹爹,还在海上蓄养私兵,勾结倭寇。
那些官员是被利益冲昏了头,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皇上可不会忘记他都做了什么。”
贾敏这才安下心来,想到年底或许就要调任,她提议道,“要不我们在运河码头赁下几间仓房,把家里用不着的大件家具都存在里头,到时让管事安排船运就完了。
还有那些落了灰也想不起来用的东西,不如都送回京中老宅算了,省得搬家时一车车的累死个人。”
林海点头,“是这个道理,与其到时候慌手忙脚的,不如提早准备起来,原本我还有些犹豫致仕以后是常住京城,还是回到姑苏老家,如今看来还是在京城待着更妥当些,江南的天气太折磨人了。”
贾敏也认可丈夫的决定,京城才是权力的中心,就算丈夫致仕了,凭借爵位也是能上大朝会,以及入宫面圣的,只有他们的地位稳固了,才能成为儿女的助力。
黛玉明白爹爹是担心她和弟弟的前程,才会致仕以后还要继续待在权力的漩涡里,否则回到故乡种花养鱼,安度晚年,岂不是更自在些。
她感念父母之恩,回到绣楼也久久难眠,千头万绪在心中不停翻转,最后定格在司徒澈那张漂亮的小脸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