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出去的门房哭笑不得,之前盐农来送礼,被他们推拒了好几次,看来这回是学精了,放下车就跑,一溜烟没影儿了。
黛玉看着一车鸭蛋不禁感慨,要不怎么说仗义多是屠狗辈呢,这些人虽没读过什么书,但骨子里却自带一股侠义,比那些满腹经纶的奸佞之人强出不知多少。
她命人把鸭蛋收了,再采买一车海边很难吃到的腊肉和干货,用原来的车套上马,照原样送到最近的盐庄去。
下人咯咯直笑,这样的送礼方式他们还是头一次遇见,放下礼就跑听着都搞笑。
二十八这天上午,林海带领衙门官员摆设香案,祭拜过天地后封了笔,中午时就有官员家眷陆续上门了。
盐运衙门里的正式官员只有十七位,除了林海这位主官是从三品,还有一位同知是从四品,其余包括李扬这位副使都在从五品以下。
从七品经历和从八品知事的职位只设一人,最多的就是从六品判官,这个官职没有定额,由主官根据衙门的繁忙程度向吏部申请。
以盐运衙门的公务水平,十二个判官已经处于合理范围的上限,因此即便林海明知其中有十个捐官,是各势力派来监视盐运衙门的,也没有申请增加人手的打算。
黛玉是看宾客名单时才知道老爹手下有五人出身勋贵,其中一人出身理国公柳家,名叫柳荟,家里有个八岁的儿子,叫柳湘莲。
黛玉看到这个名字就愣住了,怎么也想不到会在扬州城遇见这位冷面郎,他的父亲还是自家老爹手下,这也太玄幻了吧?
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下,黛玉才理顺柳湘莲的身世,他出身理国公府这是毋庸置疑的,跟宝玉和秦钟能成为朋友,年纪应当相差不多,之后还认了薛蟠当义兄,更能佐证这一点了。
她看原著时还当他得有二十好几了,原来只是个小屁孩,跟宝钗是同一年的。
难怪被贾琏谎话几句就轻易订了亲,之后又上门反悔,害死了人命又被勾搭着出家,那时他才二十岁不到呢。
柳湘莲的母亲是柳石氏,看姓氏应该出自缮国公府上,如今他还是父母双全的小少爷,就算爱听戏也没胆子往台上爬。
黛玉还是第一次接触原著中除家人亲戚以外的人物,林海这会儿正带着下属赏景游园子,她就在花厅里接待各家女眷。
柳石氏来得比较晚,她的面色是用脂粉都掩不住的惨白,手上紧紧抓着个七八岁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