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他生气之余,又暗暗窃喜,终于找到机会对掖城下手了。

于是,暗中集结三十六部兵力,短短五日,就将掖城围了起来。

萧且行此时才恍然大悟,西洲皇帝使的是离间计啊。

那些源源不断,又声势浩大送来的赏赐,真不是白给的。

目的,便是借漠北之手,攻破城门,除掉自己,然后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萧且行为了稳住漠北首领,将十几车皇帝赏赐的宝贝送出城,打算表表衷心,拖拖时间。

没曾想,回府还未喝口热茶,就听到守城的将领来报,西城门被偷袭了。

幸好,他早有防备,设下了箭阵埋伏,才没让敌人得逞。

萧且行知道,与漠北硬碰硬占不了便宜,给野心首领讲道理也讲不通。

权衡利弊下,不得不书信一封,让精干的护卫溜出城,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希望皇帝派兵增援。

那时候,睿帝不过是和皇帝的十几个儿子一样,为稳固西洲的江山,四处征战。

但,最后的功劳,却都记在了身居安乐宫,只需动动嘴皮的太子身上。

当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到达京城后,朝堂上,大臣们纷纷上表,建议先晾一晾萧且行,谁让他当初敬酒不吃。

现在外面挨打受欺负,才想起来找西洲的爹爹来抱大腿?

晚了。

献帝也将太子遇难的仇恨都记在了萧且行头上,决定先按兵不动,等漠北那边破了城再说。

这时,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很少在朝堂上发言的睿王却不合时宜的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觉得这样不妥。”

第113章 隐秘

他一开口,心怀鬼胎的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到这位只懂打仗,从不要功劳的“孺子牛”睿王身上。

睿王言简意赅的分析了局势:“掖城易守难攻,再加上远离西洲,咱们的人对地形极为不熟悉。一旦被漠北攻占,再想夺回就难了。眼下,与萧将军共同御敌,才是最佳方案。”

献帝思索片刻,点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俯视堂下,想要人主动站出来,揽上这桩苦差事。

“诸位爱卿,可有愿意带兵出征的?”

大臣和皇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迟迟没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