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白影顿足,还不待回头,就见从黑暗中袅袅婷婷的走出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他身后还跟着一众彪形大汉。

季无梵暗暗道了一声:“不妙。”

这群人应该是早就在冷泉边上静静蹲守,否则以他们的耳力,是绝对听不出脚步声靠近的。

第112章 起因

二十年前。

西洲边境有一座富饶的城池,叫掖城。

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西洲与漠北三十六部重要的交通与贸易枢纽。

掖城的城主姓萧,名且行,为人豪爽磊落。

虽祖辈是西洲人,他生于掖城,长在部落聚集的漠北边境,亲眼见证着不同族人和谐共处,商队车马成群,百姓安居乐业。

骨子里早就没有了好勇斗狠,将漠北部各族人融为一体,一视同仁。

可西洲不怎么乐意。

皇帝听闻,漠北三十六部之所以能越来越强盛,便是因为他们能用皮毛牲畜之类,从掖城换取粮食,布帛,甚至锻造兵刃的铁器。

于是就有大臣进谏,倘若秋天关闭掖城的贸易,漠北三十六部就换不到粮食和棉被等所需。

这样的话,他们冬天缺吃少喝,熬到春天,很可能会冻死饿死病死一半人口。

少了这些人口,他们还拿什么敢跟西洲抗衡?还不是皇帝说怎么样便怎么样?

当时在位的献帝觉得是个好计谋,当场便拍板,就这么干。

于是,西洲朝廷派出钦差大人前往掖城游说,让萧且行在秋天到来之前,关闭城门,取消与漠北的贸易往来。

萧且行不傻,一听就知道是个缺德冒烟的馊主意。

在他看来,掖城一半在西洲境内,一半伸向漠北,手心手背都是肉。

漠北三十六部的人也是人,也有老人孩子,凭什么如此恶毒?

况且,数百年来,两国交战,不破坏边境贸易,是一直传下来的不成文规矩。

现在,西洲要单方面毁约,无疑是想将安静祥和的掖城推向风口浪尖上。

一旦惹恼了漠北三十六部,他们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反扑,报复害他们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掖城。

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萧且行作为第十九代掌城人,妻子又是漠北部落族人,压根不想挑起战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