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双钗缘 鲜肉豆沙粽 1836 字 2024-01-07

“娘娘成为国母,不是更有权柄推行未竟之事?”

因着皇后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笑着说起往事,清懿安静听到此处,不由得问了一句。

“那时陛下登基不久,根基尚浅,左右群狼环伺,本宫不敢在这个时候留下把柄。学堂没有继续开设,商道却还在延续,你外祖用这条商道也为陛下解决了不少麻烦。”皇后神情渐渐复杂,“本宫原以为等陛下根基稳固,事情便会有转机,可惜世事易变。”

“娘娘。”赵锦瑟突然轻声打断,这也是提醒皇后慎言。

沉默半晌,皇后却突然轻笑:“锦瑟,细数数,本宫做皇后的日子,竟比在闺中做女儿的时日还长。本宫啊,端庄持重了大半辈子,这会子还真不想再说半句留半句留。”

世事易变,位置变了,人心也跟着变。

扪心自问,皇帝是个很好的丈夫,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君王。

他们是少年夫妻,白头偕老,膝下儿女和睦孝顺,若是在寻常人家,实在是再美满不过的姻缘。

可生在帝王家,生活的大半篇章都在书写尔虞我诈,权衡利弊。她除了是妻子,还是皇后。她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君王,还代表了国公府这个强有力的外戚。

她努力了很久,几乎是用了十数年的时间做一个移山的愚公。

那所成立在昔日好友程国公府上的女学,世上只道是赵女官提议开办,无人知晓这是皇后最初的夙愿。

“起初,我们没有合适的师长,甚至连学生也招不到,听到最多的话是,女子为何要上学?”皇后摇头笑道,“不怪她们如此疑问,倘若我娘亲没有教我后宅之外的见识,兴许我也不懂何为文以载道。”

“陛下并不支持女学创办,女人学经世之道,在他看来是滑天下之大稽,他虽不曾言明,可我看得出他的心思。所以我退了一步,只让学堂教习女子本该学的那些书,这才被默许。”皇后道,“学堂的一应开销,都是你外祖出的,如果没有你外祖,便没有女学。所以我方才说,你外祖该是我的贵人才对。”

前些年,他们偶尔有书信往来,信中提及近况。

譬如他娶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妻子,就是有点孩子气;某年,他喜得闺女,取名叫妗秋;又是某一年,他在信中问有没有赘婿的好苗子,替他物色物色,惹得她啼笑皆非。

相比之下,她在信中极少提及近况,因为皇城生活实在寂寥。

年轻时候的壮志凌云,到中年所谓的大权在握,却反而活得像个傀儡。

女学渐渐步入正轨,这已经是她力所能及的全部。就在这时,阮成恩逐渐退出商道的经营。

她没有问为什么。

皇帝知道商道的存在,也感受过商道的好处。卧榻之侧,帝王不允许这条商道为旁人所占,哪怕是自己的妻子。

阮成恩最是个通透智慧的人,选在最恰当的时机激流勇退,将权柄移交到曲元德德手上。

曲元德以为是自己寻得皇帝作靠山,殊不知,是皇帝先选中了他。

权力博弈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即便是在最亲近的人的身边,她也不能做到坦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