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双钗缘 鲜肉豆沙粽 1833 字 2024-01-07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整本书那么多话,清懿却莫名知道他说的是哪一句。

“从前我们看戏,台上的角儿们悲欢离合,不过是笔者写好的唱词。大幕闭上,戏外人可还记得戏中人的一生?”袁兆道,“世人自诩是戏外人,焉知自己的一生是否是旁人眼中的戏。所谓命运,也只是早就写好的话本子。”

他的话似有一层薄雾笼罩,并不能使人明白真实的隐喻。

清懿沉默片刻,道:“我只知道,戏里戏外,都是我的一生。为自己活得痛快那就够了。”

“对,我现在选了另一条痛快的活法,和你死一起也未必不是好事。”袁兆忽而轻笑,“走罢,下车。”

囚车到了大理寺门外,有官兵围随四周,袁兆拖着铁链下车,往后伸手接过清懿。

第149章 转折

◎姐姐有转机啦◎

方同呈早早等候在堂前, 他是奉旨督办此案的官员。有圣旨在手,即便遇上袁兆,他也依旧摆出公事公办的姿态, 按照流程问讯。

虽面上摆足架势,可方同呈心里知道, 这个案子说难不难, 说不难也难。

不难的地方在于这是圣人密令要按结党处置的, 所以无论真相如何, 结果只会有这一个。

而难点就在于,如何坐实这桩罪名。

曲元德和曲思行被关押在刑部大牢, 另派钦差审讯;把一家人分隔开来查,无疑是摆明了圣人的心思:曲家经营盐铁商道与大内脱不开干系, 倘若拔出萝卜带出泥, 就保不住圣人的颜面。他要判,还得知道怎么判。单拎出曲清懿, 就是圣人疑心曲家利用盐铁商道谋私、违背律法开设学堂、意在结党投机。圣人要曲家戴好结党的罪名、却又要保曲家不可被挖出商道的秘密。

此间的弯弯绕绕,不可谓不令人头疼。

至于事情的真相——曲家到底有没有结党、开设学堂是否有违律法,倒沦为了最不必关心的问题。

“……所以, 以上罪状, 你可认?”

洋洋洒洒念完满篇,方同呈看向下首。

清懿自始至终沉默地听着,直到此刻才开口, 平静道:“我认。”

方同呈愣住,一时忘了言语。

他从未见过这么利索认罪的人。

“你若还有要交代的话,或是想见的人, 本官可替你做一回主。”方同呈是正经进士出身的官员, 迫于无奈接手一桩注定没有真相的案子, 堂下还跪着一个姑娘,心中实在不忍。

清懿再次行礼,温声道:“多谢方大人,不必了。”

“你可想好了?此去流放南境,非大赦不能回,你一个姑娘家……”方同呈话尚未说完,便被打断。

“好了方大人,轮不到你来怜香惜玉,我也认罪,将我一并处置了,好向上面交差。”袁兆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