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双钗缘 鲜肉豆沙粽 1812 字 2024-01-07

“裴姑娘,这么多书初看是觉得难,可若要真照着学了,才会发觉此法的妙处。”清兰见她不语,解释道,“我原是一点儿不通农桑,可我照着书学,又亲去地里瞧,先头似懂非懂的地方,立时就通了,用我四妹妹的话说,就是学以致用。”

“好一个学以致用。”裴萱卓唇角微勾,浅笑道:“曲家姑娘果然都是妙人,受教了。”

“不敢不敢,早闻裴姑娘才识过人,今后我还要向你多多请教。”清兰笑道:“从今儿起,我只管听你的,你瞧着现在的学堂可有要改的地方?”

裴萱卓环视一周,沉吟片刻才道:“兰姑娘是爽快人,那我也不扭捏。旁的不打紧,只一桩,孩子们年纪差得太大,日后可分做两个学屋,以十岁为界,十岁以下为一屋,十岁以上为一屋,如今方可因材施教。”

清兰想了一会儿,眼睛亮了,“正是呢,前儿我们已经把七岁以下的分了出来,只是教了几天还是觉着不对,就按你说的,以十岁为界罢。”

“不仅如此,我会细化课本的内容,年纪小的不能学得太高深,要循序渐进。曲姑娘虽未雨绸缪,只是她到底没有亲自教课,还需我们查漏补缺,不必一昧照搬。”

裴萱卓一来就雷厉风行地革新了许多地方,清兰一样一样照着做,发觉她提的都是有理的,于是再不疑心,只管去办。

很快,不出半个月,学生们对这位陌生的老师的感情从好奇到惊讶,再到如今的敬畏,裴萱卓与清兰轮着上两个学屋的课。只要是裴萱卓来,她们就像耗子见了猫,说话声音大点都不敢。

其中,只有一位特别的学生并不怕她,那就是成瑛。

她不仅不怕,甚至还敢挑衅师长的权威。

课上,裴萱卓为学生解析《左传》名句,正说道:“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她由得孩子们争相举手,表达自己理解的意思,哪怕错漏百出也无妨。

正热闹时,却有人冷声道:“国并未视我为如子民,它的兴亡与我无关。”

前排有人不熟练地反驳:“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怎会没干系?”

“是啊是啊,阿英,你连前儿学的仁义礼智信都忘了吗?”

学生们群情激愤,成瑛却闭口不再言语。

“肃静。”裴萱卓淡声道,“成瑛,说说你的看法。”

成瑛冷哼一声,挑眉道:“裴老师传授高尚的学问,可惜我是不受教的。您说道德经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可我一介女子,谈何治国,谈何仁义之道?男子满腹经纶,学成自可投身帝王家。我们学了这些,却只能读给灶台听!您不妨说说看,我们投错胎的人,怎么心平气和地读四书五经?”

她这话太尖锐,像一只困在笼中的幼虎,借着机会狠狠撕咬。

裴萱卓静静看着她,看着她眼底故作顽劣,实则躁郁到了极致的挣扎。

这个孩子像极了曾经的她。

“成瑛。”裴萱卓缓缓道,“老师没有办法解答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