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懿淡淡道:“怎么,姑母怕我连累你?”
“连累我?倘或你遭了难,连累的何止是我?”曲雁华轻笑道:“碧儿、翠烟和彩袖,你的父亲兄长,甚至于你的妹妹。你可有万全的把握能护住她们?”
她不等清懿答话,又道:“你若连你的至亲挚友都护不住,又谈何护住旁人?故而,你想要萱丫头,我决计不肯。”
说完这一席话,曲雁华等着清懿回答,等了许久却只听她淡淡道:“倒是第一回见姑母在意旁人的死活呢。”
曲雁华脸色微怔,良久才自嘲笑道:“不必替我戴高帽子,我可不是甚么真菩萨。”
清懿莞尔一笑,不再答话。
也不再揭穿她冷漠假面上潜藏的一丝柔软。
曲雁华不想继续就这个话题谈下去,生硬地引开话题道:“你交代的事,我自然会替你办妥当。只是奉劝你一句,倘或只是办纺织院,倒也罢了,若是你还有旁的意图,烦请你多想想你手底下的人。”
清懿垂着头,轻笑一声,撩起眼皮道:“姑母办事,我放心。”
曲雁华不再说话。
二人沉默着望向院子里错落有致的建筑,远处白云底下,群山环绕间,隐隐能瞧见亭离寺高耸的屋顶,不时有悠远的钟声传来,平添几分宁静。
曲雁华倒也不是说大话,她到底有几分真本事。凭她的能耐,略略使上几分力气,便能将院子弄得有模有样。
待到牌匾做好,一座样样俱全的院子就坐落而成。
第一批流民到来,已然是深秋的时节。
几十个衣衫褴褛的妇人被一个五六十岁的婆子领进这座小院里。
进门前,众人畏缩着连头都不敢抬,只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大着胆子往门边上看去。她略识得几个字,认出上头那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织锦堂。
“日后这便是大伙们做活计的地方,你们的一应吃住都在这座小院儿里。”领头的婆子慈眉善目,这是李贵的亲娘崔氏,正是清懿安排来带领这群妇人的。
此举也有一番深意。
她们都是难民出身,一路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坎坷才侥幸捡了条命,活到现在。经历使然,她们对陌生的一切都抱有警惕。
如今,虽有个贵人说是能给她们一个好去处,可究竟没有眼见为实,不敢尽信。
可是,现下有个这样和蔼的婆婆领着她们,倒能打消她们心头的不少疑虑。
崔氏从旁细细为她们介绍各处院落的功用,好些妇人松懈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