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少人开始拉帮结伙地也谋划着开店,这些人跟江絮关系没有杜英杰王春桃那么好,倒是不好意思问江絮挣钱,于是就几个人合伙凑钱开一家店,只不过货还是从江絮这里拿。
江絮自然来者不拒。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蚂蚁空间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大农场的规模了,加上蚂蚁空间里面成熟期跟外界不一样,每天出产的物资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几家果蔬店而已,洒洒水啦。
就这样,等到两年后他们快毕业的时候,江絮的果蔬生鲜小店顺利从军区脱离,扩大规模成了果蔬生鲜超市,而同时,首都各个区域也有了十几家由她的同学们开起来的“加盟店”。
这期间,江絮一直关注着商标注册工作的进展,商标局是1978年9月开始恢复建制的,后面清理整顿了一批商标,直到1979年11月才重新恢复办理全国商标的注册工作。
恢复商标注册后,江絮第一时间去注册了个“开心果”的商标,然后给她那些同学的小店都定制了统一的门头,放上了“开心果”的商标标志。
嗯,她懒得自己开店,正好同学们开店的热情这么高,直接给弄成后世加盟连锁的样子,把她这个“开心果”的品牌给打出去。
她就当个批发商,躺着挣钱吧。
第124章 大结局
时光飞逝, 1982年1月,江絮大学毕业了。
他们这一届的大学生是上半年入学的,所以毕业也是在冬天。
这几年国家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坚定地迈出了改开的脚步, 社会风气也明显不同了。
就在去年九月份,江絮买下了附近一个靠着街道的院子, 直接给果蔬生鲜超市搬了过去, 同时雇佣了几个退伍军人帮忙看店, 算是把果蔬店的事情全部都脱手了出来。
而他们班也成了首都大学这一届学生中的异类, 毕竟他们可是中文系的, 居然在校期间一个个搞副业搞得比学经济的那些人还要上头, 一个班级,足足弄出了十几家店不说,甚至还注册了商标。
就离谱。
搞得经济系的教授都时常跑到中文系来跟他们探讨经济政策,没办法, 他们自己开店的嘛, 肯定要关注经济政策和形势的,而且这种结合实践经验的关注,有时候比经济系的学生照本宣科地学习理论知识反倒还要深刻一点。
而且, 因为果蔬店的启发, 不少同学举一反三开辟了其他的副业, 像是餐饮店、修理铺、照相店等等, 简直不一而足, 搞得整个班级比经济系还像经济系。
当然, 这个事情其实受到了中文系一些比较清高的教授的批判的, 认为他们学中文的,每天被诗词歌赋熏陶着, 居然还整天蝇营狗苟地钻到铜钱眼里去,简直是有愧读的那些书。
不过这只是个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