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不对后,江絮不动声色,仍旧慢悠悠地骑着车,只是在出村之前,自行车龙头一拐,顺着村道骑去了刘二婶子家。

刘二婶子正在院子里晾衣裳呢,瞧见江絮,立马把正抖搂开的衣裳又丢回了搪瓷盆里,笑着迎了上去:“哎哟,小絮你怎么来了?”

江絮笑眯眯地:“我要去县里开会,想起来婶子你之前说过家里晒了些野菌子,想拿去公社收购,正好今天顺路,我想着干脆跟你拿了带过去。”

刘二婶子一愣,刚前两天江絮还说他们家正好也晒了一些野菌子,回头再问问大队里其他人,收得多些再一起拿去公社呢。

这也是应该的,毕竟总不能为了几斤野菌子,天天赶公社吧,现在天儿冷了,北风呼呼的,骑自行车过去也挺受罪的。

不过刘二婶子估计江絮是正巧要去公社,就想着先给她带过去,忙说:“瞧你,还成天惦记着这点事情,我可听说了,你要代表公社供销社去县里开会呢,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大事情呢,我们这点野山菌什么的,什么时候送不是送?”

江絮:“……”

貌似,她要去县里开会的事情,整个大队就没几个人不知道的了。

项春兰同志这宣传能力真是杠杠滴啊,甚至还给她戴了顶代表公社供销社的高帽……严格意义上来说,公社只去了两个人,要说代表公社供销社也没错,但是,她是作为代表去受培训的,这个代表,跟大队里社员理解的代表,可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虽说确实什么时候送都可以,不过江絮既然都上门了,刘二婶子也承她这个情,没跟她客气。她从旁边竹篓里拿了几个红彤彤的橘子塞江絮手里:“你先吃着,我去柴房拿。”

江絮也没跟她客气,拿了橘子掰开就吃。这是挂在树上被霜打过的橘子,特别的甜。

江絮边吃边道:“婶子我跟你一起吧。”

她跟在刘二婶子的身后就进了柴房。

院子外头,丁老二在附近的村道上转转悠悠,偶尔碰见个大妈大爷老爷们小媳妇儿的,就马上从兜里掏出几颗糖塞人手里,然后就一副好奇的样子,夸赞小堰大队庄稼种的好,房子盖的好,日子过得好,总归就是各种好,比他们大队不知道好多少倍,他们家孩子过继到小堰大队后铁定能过上好日子。

好话谁不爱听啊,社员们听这外乡人一直夸自己大队好,心里自然美滋滋。而且,这个人还出手大方,一掏就是一把糖,社员们拿了人家的糖,自然都态度很好。见他一副好奇的模样,有人还说可以领着他到处逛逛呢。不过这个丁老二拒绝了。

老胡家今天过继了个儿子的事情大队里早传开了,也有社员好奇问丁老二,好好的男娃干嘛过继给别人家。

丁老二于是又给小堰大队一通夸,然后才说他们家那个大队是多么多么的偏远,土地又是多么多么的贫瘠,一年到头的实在是收成不了多少东西,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办法才给孩子送出来的。

问话的那个社员就说:“嗐,你们大队就缺一个江絮啊,你们要能请江絮去瞧瞧,给你们想想办法,这日子铁定能好起来。我们公社北山坳大队就是这样,哎哟,偏得要命,路也不好走,穷得要死,江絮去了一趟,现在他们大队就单单卖藤梨就能收入不少钱。”

旁边的社员点头道:“可不是,我家有远房亲戚就是他们大队的,说一个月每户就多了两块钱的收入,他们可高兴啦!还有,听说他们大队实验田也搞得很不错,都说对明年庄稼增收很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