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前列好了选择士兵的基本准则:
心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
身体条件突出,肯吃苦,没有恃强凌弱的不良经历;
思想进步,本身对公司的剥削有所意识;
……
枪都在自己人手上,就能对公司势力重新洗牌。
她专门提醒两人,高管以下的员工以前被公司逼着做过什么,只要严格遵守公司新规章,都不再追究,高管就不可能放过了,不管他们有多少迫不得已,这么多年好处吃到肚子里,也该到了清算的时候。
一个个来,从剥削最重的高层开始,通报、降职,鼓励员工检举揭发,继续通报、降职,直至开除。
眼睁睁看着阶层一步步滑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从高管沦落为破产的流浪汉更是令人无比绝望,这些高管以为新总裁只是忌惮他们和老总裁千丝万缕的联系,慌忙跑到新总裁面前投诚。
徐渺注意到,于穗宁毫不犹豫拒绝了这些高管,肖璟在是否可以相信他们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也拒绝了他们。
事后肖璟在工作日志上反思,他差点又对不该心软的人心软了。
该说不愧是政府部门工作的正式雇员,为此他写了一大段感想体会,重点放在如何警惕敌人的示弱上。
他在日志上写道,要不是他用监控追踪所谓投诚的高管,发现他们离开公司后,有的去找雇佣兵,企图直接干掉新总裁,有的找私家侦探调查他,试图找到他的软肋威胁他,他就真的信了。
徐渺回复,不要紧,她正好借这个机会,顺藤摸瓜,把那些高管的势力连根拔除了,为他们做事的雇佣兵、私家侦探,包括他们自己,整整齐齐去见他们的主了。而他们的个人财产,全都纳入组织经费,统筹分配。这就是“对待敌人要像冬日一般严酷,对待朋友要像春天一般温暖”。
肖璟立刻把这句话摘抄进了日志,并且每天罚抄100遍,长长记性。
徐渺:……倒也不必。
……
为期两周的实习已过一半,徐渺决定去义体维修店看看同学们,顺便理一理接下来的思路。
继续寻找生产武器的基地,她没有工业生产基础,只能抢财团现成的;
在斐文迪也开办工人学校,有了薛春月整理的2个g的资料,再加上肖璟、于穗宁执掌的中小型公司暗中扶持,斐文迪的学校规模可以大一些,这也算是混乱之地的好处;
想办法获取重要物资输送通道,后勤是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