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靠西北风活着的,出来抛头露面,免不了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这些年,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想挣钱,就不能太要脸皮。
维持关系也是生意的一部分,她逐渐游刃有余。
“是吗?什么时候上门授课?”
她一边玩笑,一边把锦囊递出去。
那是一种她兑的新香方,名字叫“窗前省读香”,乃是用菖蒲根、当归、樟脑、杏仁、桃仁,各取五钱,和芸香二钱,研成粉末,用酒调和,搓制成丸,或捻成条阴干。1
若读书时产生倦意,焚烧此香,便有如夜间打开窗户,引凉风徐来,叫人神清气爽,睡意渐消。
因为这香的效果好,香味清淡,又能提神醒脑,在读书人中间很受欢迎,名声传开之后,就连外地的人都常过来拿货。
这几位便是最早试用的一批客人,她能立足,少不了他们的支持,因此免费送出。
两位道谢后都接了过去,那穿绿的少年神色却有些不自然。
“嗯?”绿腰不解看向他。
少年的耳尖便有些红了,“这个香我还有,我想要换一种。”
绿腰笑着问他,“有香煤、香饼、香烟、还有香珠,你要哪种?总不会要香粉吧?”
香粉多是女儿家用,两位同行的友人听了这话,都笑嘻嘻地望向他。
“不,我想要一点独醒香,近来家父生意不顺,总是嗜酒,全家深受其扰。”
绿腰闻言蹙眉,转身在多宝槅最底层的抽屉里,翻出那鸡头米大小的棕色药丸,秤了在外人看来足够的分量,这方子是她在一个郎中那儿买到的,原料里面含干葛乌梅甘草还有枸杞,嚼服后确实有醒酒的功效。
绿腰将服用禁忌和方法都告诉李姓少年,少年要付钱,绿腰摇了摇头,挑眉一笑:“你拿着吧,算给先生的束脩。”
这话正和前面的玩笑呼应,大家都笑起来。
送走客人,绿腰听见两个孩子在后院玩耍,心里不禁盘算起来,虽然方才是玩笑话,但是放眼四周,凡是家中有条件的,一般都给孩子开蒙得早,这个年纪,已经是能背三字经和弟子规的了。
她家这两个,还就知道在墙根儿底下玩泥。
绿腰想了想,把秦嬷嬷叫来,“秦姨,你打听一下哪里有供小孩子开蒙的学堂,最好离咱们不要太远,人也不要太杂,至于学费多少倒不要紧。”她手里还算攒了点闲钱,本来是预备要扩大店面的,现在看来,还是紧着孩子们先用。
“我不上学。”
柜台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只小脑袋。
绿腰心里一沉,知道方才的话都叫这孩子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