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原来他叫小年,真好听。就跟妈妈叫自己小祈一样,她心想。
程屿年刚吐出一个“不”的音节,女生就抢先道:“对呀!”
她摊开手心,一副邀功的模样:“我在超市里找到你给我纸巾了!真的很香!还有另一种茉莉味儿的,你闻闻看呀!”
程屿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话的情绪会那么饱满,像澎湃的浪花,浪尖扬起一个个感叹号。
不是多响亮的声音,却让人瞬间被席卷,无论情不情愿。
手心里被塞过一包紫色包装的手帕纸。
让自己嗅纸巾的味道,或许别人好奇会照做,但12岁的程屿年不会。
他还是那句话,声音没什么起伏,“你有什么事吗?”
这其实是一种逐客的辞令,只是小许思祈听不懂,甚至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想找你玩!”
“我不喜欢玩。”
“那你喜欢干什么?”
“一个人待着。”
小许思祈犹豫,嘴唇轻抿,有些为难地看着他。
程屿年以为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结果女孩呼了口气,很豪气地叉腰。
她说:“这个不好办到,但是我可以帮你!等会儿中午没人,我们去顶楼休息室,我给你守门!”
程屿年:“……”
床上的银发老人被小女孩逗笑。
但笑也只是一瞬,看着自家无言的孙子,她心里一阵叹息。
从宴城接回程屿年的时候,他因为不慎磕在尖锐角而泪小管撕裂。左眼做完手术时,整个人话少到可怜。
儿子儿媳却因为在外工作,时间紧迫,性质机密,所以全程带他做手术的,居然只是家里的阿姨。
把孩子交给老人的时候,夫妻俩满脸惭愧,说,辛苦了。
是他们没做好,平时陪伴少,孩子性格有些孤僻。
话少还可以说是因为天性内敛,但不吵不闹、不哭不笑、寡淡到没什么情绪的12岁男孩,他们并不觉得这正常。
开始还以为是因为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爆发,想以沉默来抗诉他们的失职。
但不是的。
他们的孩子,早慧到惊人。他理解,甚至在他们又要工作外出而愧疚时,主动跟他们说,没事。
就仿佛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面有书,有模型,有纪录片。
唯独没有世俗情感的羁绊。
……
尽管自己的孙子态度依旧冷淡,话里话外也只是想让小女孩离开,但愿意一句一句地回答,且给了她一包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