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人无完人,父亲身上有很多很多优点,却也有无法忽视的缺点。
也许是因为在商场里常常要点头哈腰,对一些比自己年纪小的新贵们微笑讨好,次数多了,心底难免积聚郁气。所以在家里时,陈父和在外面应酬时很不相同,脾气要霸道强硬很多,不喜欢别人提出和自己相反的意见。
陈燕羽还记得自己和大哥小的时候,总是有些害怕父亲的。家里乱七八糟的规矩不少,有时候兄弟俩觉得不满,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父亲提出抗议,可父亲一瞪眼睛,两人就又不敢说话了,只能灰溜溜的走开。
直到后来兄弟都长大了,大哥人高马大,还在警校里学来了好身手,好几次比武大赛都是第一,也许是知道翅膀已经硬了,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便自己管教了,所以陈父不得不对大儿子的“离经叛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虽然有气,却没地方发泄。
等到陈燕羽这个小儿子也长大成年的时候,陈父年纪也大了,心里惦记着的更多是家族产业要交给谁来继承,为了大儿子的不听话操碎了心,自然无暇顾及小儿子,这才给了陈燕羽喘息的机会。
他和大哥都脱离了父亲的掌控,可留在家中的母亲,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陈母打从嫁给陈父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家中做全职太太,多年来相夫教子,是再贤惠温柔不过的一个人,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天生就一副好脾气。
据说陈父最早就是因为倾慕她的温柔乖巧,所以才苦苦追求,把人娶到手。多年下来,夫妻俩的感情一直不错,没有闹过什么矛盾。
然而,这些都是外人知道的面子上的消息,实际上,这对看似琴瑟和鸣的夫妻,并没有那么和谐美满。
陈燕羽一直都知道,母亲虽然表面上温柔似水,骨子里却是一个要强坚韧的人。她很聪明,也很懂得人生的智慧,她的温柔并不是无限制的发放的廉价品,而是只给予真正能走到她心里的人。
可惜,她没有想到,正是她只对心上人才会给出的温柔和退让,却在漫长的岁月中,让那个人渐渐变得面目全非,逐渐没有了当初她爱慕的样子。
就像许唯卿说的那样,也许是因为陈母经常说出的那个“好”字,所以渐渐的,陈父就习惯了妻子的柔顺和平静,连问都不再问了。
到了后来,在大哥以后到底做什么这个问题上,当陈母第一次提出随儿子的心意这个想法,与丈夫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时候,陈父简直暴跳如雷,甚至指着陈母的鼻子,骂她妇人短视,上不了台面。
那是陈燕羽印象里,第一次看到父母争吵,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冷若寒霜的表情。
那次的争吵之后不久,陈燕羽就敏锐的感觉到,家里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
母亲虽然仍然保持着和气微笑的样子,细节处对父亲的关怀却淡漠了许多,她不再主动嘘寒问暖,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上的简单几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