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寒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自温若从北疆回来之后,每次两人见面必定不欢而散。甚至刚回来还和他打了一架,引得群臣弹劾他拥兵自重,不敬君王意图谋反。那段时间弹劾温若的奏折几乎都能堆满一间房屋,但他都给压下了。
最后御史大夫带着一堆大臣跪在御书房外进谏惩治温若,老将军更是亲自捆了温若,押到皇宫请罪。但温若宁死不愿认错,最后他不得不摘了温若的官位。然而等他安抚好朝堂众臣,再见次到温若时,温若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将军,反而夜夜在宿雨楼醉生梦死。
即便是老将军将他捆回去,他也会翻出去,气的老将军打断了他的腿。他被迫养伤期间仍旧日日饮酒,颓丧的像是快入土的人。那时他都没法认出那个一身酒气,胡子拉碴的人,是他们当中最在意容貌不过的温若。
温若当年做纨绔的时候,那也是将自己打理的一丝不苟,连根头发丝都柔顺无比,连他母后都曾调侃过温若比小娘子还在精致。他刚登基的时候地位不稳,温若替他出头和人比武,但不慎被对方在他脸上划出了个极小的口子,温若愣是追杀那人三天不说,还日日涂抹白玉养颜膏,说什么脸是人的门面,绝对不能有一丝差错。
后来等风头过去,他让温若官复原职,好不容说通了那群文臣,但温若竟然抗旨。说什么他一个纨绔,当不起二品官位,君以寒当然一个字都不信。他私下去问过温若原因,但温若四两拨千斤的转移了换题,还和他吵了一架,依旧不欢而散。
后来他才知道,温若竟然喜欢阿洛,他甚至没见过阿洛原本的样子。温若遇到阿洛的时候,阿洛容貌尽毁,比民间贴在门上青面獠牙的门神还要辟邪。君以寒也是见过一面那样的时洛,在时洛被当成药人带到皇宫的时候,他远远的看了一眼,便是和时洛相处六年有余的他,也没能认出那是他的阿洛。
君以寒当时百味杂陈,一半是因为挚友居然喜欢自己的人,一半是因为但温若这样一个爱美到极致的人,竟会喜欢上那时阿洛,简直匪夷所思。
君以寒也不是没有怀疑过,也许是温若嗜好特殊,所以他为了弥补温若,特地让人给他送了极其不堪入目的人。当温若看到那人后,只是让人给了银子送他回家,仅此而已。
有人曾问过温若那般爱美,为何会不讨厌那些丑陋不堪的。温若当时说,相貌乃是天生地养,生来便是如此,无论美丑都不由人,相反他们还会为此受尽世人的轻视和鄙夷。他们不成做错过什么,也不曾犯过律法,不该被如此对待,所以温若对他们与常人无异。
温若如是说:我虽然天性。爱美,但那只是我的个人嗜好,与旁人无关。我可以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但不能苛求别人,更不能因此对他们有恶意。他们本就比旁人苦上几分,若还以他们的痛苦取乐,当真禽兽不如。
后来温若醉的狠了,他曾套过温若的话。当时醉在梨花树下的少年说他喜欢时洛,只是因为那个人是时洛,与容貌无关。后来他再问,温若已经醉昏过去,没有再答他的话。
君以寒虽然一时间想了许多,但实际看起来也就是怔愣了一下。回过神后,君以寒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问题:“阿若,你那义弟十分可疑,这样一个和阿洛相似人,既接近了你,还出现在朕面前,朕怀疑他是细作。朕原本以为他是朝华的安排的人,但朝华居然说是他的太子妃,并且看朝华的样子,应该不是在说谎。以你之见,他会是谁的人?”
温若嗤笑道:“陛下还是这般多疑。不过臣也好奇,他面相不过七分相似,以前陛下也不是没遇到过更相似的,当时陛下言之凿凿说不像,为何会觉得臣的义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