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哦?”却是皇帝陛下再次开口,“曹姑娘觉得护国公主其人如何?”

曹寄月没有立即回答,思索片刻后才道:“回禀陛下,护国公主临危不乱、巾帼不让须眉,实为国朝忠臣良将,但行事耿介、树敌颇多,对待君上不知委婉劝诫,以至其仙去过后,西河军立时溃散,前朝再无回转之机。”

说完,似乎是明白自己言语有些出格,曹寄月脸上终于浮现出几分忐忑之意,有了些豆蔻少女的样子。

皇帝并未对她的这番说辞表现出什么,只微一点头,就不再开口。

姜蕙也并不置评,笑着道:“给曹姑娘看座。”

殿内的宫人连忙搬了绣墩放到一侧,曹寄月摸不准帝后二人的意思,撑着行完礼,欠身坐到绣墩上,眼观鼻鼻观心,并不去看其余两位秀女。

第二位秀女上前来,同样行拜礼道:“臣女周筠娘,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她穿着一身海棠红锦裙,上着豆绿短襦,梳着垂挂髻,看着反而像个刚刚长大的孩子。

姜蕙问她:“周姑娘素日里都做些什么?”

周筠娘神态放松,笑着回话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臣女家中没有请西席,平日里都是去玉珩书院读书的,若是休沐,便在家里做些吃食。”

玉珩书院是上京新设的女子书院,自《巾帼志》问世后,大周境内的女子书院便多了起来,虽然数量仍然十分稀少,但比之从前已经好上许多,家中富余的人家也愿意送女儿去书院求学了。

“玉珩书院?”姜蕙放下手中的茶盏,似乎有些感兴趣的样子,“周姑娘都在书院学些什么?”

“礼、乐、射、御、书、数,都要学!”周筠娘提起书院,语气轻快,“不过山长准许只选其二,臣女贪心了些,选了礼、御、数。”

礼,自然是礼仪礼法;御,是骑御之术;数,则是算数之法。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来了兴趣,出声问道:“数?周姑娘为何选了这个?”

科举虽也要考察数算之学,但毕竟还是以儒学为主,朝堂上的臣子,许多并不精通此学,反要小吏佐事。

周筠娘再行一礼,仍然笑道:“回禀陛下,臣女也不知道,就是天生爱算数,家母说,臣女抓周之时,便是抓了个金算盘!”

这一句话,逗得殿内侍立的宫人都不由露出笑容,但皇帝皇后还在上首,自然不敢如何笑出来,只微微挑起嘴角,便恢复了肃容侍立的模样。

皇帝又道:“你姐姐是怀庆的伴读,曾在崇文馆读书,周姑娘觉得,玉珩书院比之崇文馆如何?”

第185章 赔罪

崇文馆中的先生都是翰林院出身,学富五车,自然是玉珩书院比不上的,但周筠娘若是如此答话,不免就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