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再次一些的是云麾将军的幼子秦翰飞,比年儿大三岁,骑射功夫很不错。
还有一位,父亲官职不显,却是崔氏主脉的子嗣,名叫崔既明,与年儿同岁。
若是明年为年儿选伴读,只能是从这里头选,年龄再小些的,第一回是入不了选的。当初陈羡鱼比元徽太子小许多岁,却能当选伴读,也是因为当时元徽太子第一任伴读因病夭折,因而才又挑选了小小年纪就有才名传出的陈羡鱼。
何丞相的重孙子自然很好,但何丞相已是丞相之位,毕竟有些不妥,退一步说,何丞相也是寒门出身,他过不了几年便要致仕,往后何家是何光景,也不好说。
其余几人,也各有利弊。
“届时定要为年儿办生辰宴的,让陛下定夺吧。”姜蕙最后道。
不过这一回,姜蕙倒是猜错了皇帝陛下的心思。
萧晟没有等到建昭六年给年儿办生辰宴的时候挑选伴读,而是亲自带着年儿白龙鱼服出宫去打探去了。
第一日,他回来过后对姜蕙说:“何丞相的孙子何蹊旻不错,一举一动很有章法,就是小小年纪太古板了些,不如年儿灵动慧黠。”
第二日,萧晟抱着年儿回凤仪宫,又对姜蕙说:“金尚书的孙子金思齐有些大智若愚的样子,不过金尚书平日里做事伶俐,家里的事却一团乱,看着乌烟瘴气的。”
皇帝这明显是来给大皇子挑伴读的举动在上京众位臣子府中飞速流传,不管家中有没有适龄孩子,一时都对自家子嗣耳提面命,上京纨绔之风为之一清。
不过皇帝陛下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继续挑人,接下来反而没了动静,就在众臣都猜测大皇子的伴读就出在何丞相和金尚书家的时候,皇帝又接着带着年儿出宫去。
这一回,萧晟回来点评云麾将军的幼子秦翰飞道:“很有乃父之风,往后定是舞刀弄枪行军打仗的好手,就是比起年儿来呆了一些。”
又过了一段时日,回来凤仪宫对姜蕙道:“崔家那个崔既明,年纪不大,懂得却多,还有些不知哪里来的傲气。”
最后抱着年儿往安国公府走了一趟,回来却什么都没说。
其时正在腊月,姜蕙正忙着大封后宫一事,等到皇帝陛下不再带着年儿出宫过后,距离年儿五岁生辰没有多少日子了。
姜蕙问自家儿子最喜欢哪个小公子,年儿细细回想了一遍,有些纠结地问自家阿娘:“可以都选吗?”
——
注:1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第152章 风寒
姜蕙捏捏年儿的脸颊,笑着道:“暂时不行,你大皇姐、二皇姐都只有一个伴读,年儿若是想要都选,那得想办法越过长幼有序的规矩,不然,即便你父皇同意,总会有人说年儿不遵孝悌的。”
年儿皱起眉毛,疑惑道:“可是,年儿想怎么选,与外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