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想制作一些香囊,并在其中加入草药。”元静云提议道。

“香囊?”王二娘这些农家人,倒也没这些讲究,只知道一些富贵人家的郎君与姑娘会在腰间挂些金银玉器。

“是的,就像家中那些荷囊一样,只是我想要的香囊大概是这个大小。”说着,元静云用手比划着,形容出香囊的大致尺寸,约莫半个巴掌大小。

“这样的东西,会有人买吗?或许有些太小气了,也放不下什么东西。”王二娘犹豫道。

“这种布袋的制作非常简单,您只需用一块布料缝制成袋子,然后翻边封口即可。”元静云解释道。

“可是”王二娘忧心忡忡地说道,她担心这样的无用之物,谁会花钱购买呢?

“娘亲放宽心,您先帮我缝制一部分,后面的事情交给我。”元静云神秘地笑着说道。

元静云催的急,王二娘还是有些犹豫,但最终她还是同意用之前给元静云裁衣时用剩的棉布试制了两个香囊。

元静云仔细观察着针脚的紧密程度,感受着布袋温和柔软的质感,满意地说道:“就是这样,只是这里”元静云指着布袋的袋口,温柔地说道:“能否留下两条收口的丝线。”

王二娘接过元静云手上的布袋点了点头道:“这个简单,就是,”王二娘不放心的叹了口气:“你确定这东西能卖出去?”

“确定,您放心帮我赶制吧,我们若是错过这菖蒲节,才是失了先机。”元静云说完,提笔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

元家破天荒的将燃油灯点到半夜,元静云怕坏了王二娘的眼睛,还坚持点了三盏,其亮光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明亮。远处的人们甚至能从远处窥见王二娘和元静云的身影,宛如倒影投射在窗户上。

第二日元静云同往常一般去村学,只不过每次都会在途中带些草药回家晾干。

直到第五天,她取出王二娘这几天制作的香囊布袋,总共大约有八十多个,这才点了点头。将前些日写的字条,娴熟的用红色纸包封好口,再将晒好的艾草、丹阳花放进去,将香囊填满。

朝王二娘道:“今日夫子许我们休息,阿娘可要随去县城瞧瞧热闹,看我如何将这些香囊卖出去。”

王二娘这几日一直心神不安,听到元静云说要去卖香囊,自然同意陪她去县城。只是上次在县城吃过亏,这次她更加谨慎,不停地左右张望着,小心翼翼地走在路上。

终于,他们来到了县城,这个热闹喧嚣的地方。人们络绎不绝地走动着,摊贩们叫卖着各种商品,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香气和声音。

元静云找到了一个繁华的街角,将摆满香囊的小摊位摆好。她拿出事先写好的布幡立在摊位前,上面工整的写着“草药香囊,驱邪避邪,祈福保平安”。

摊位上的香囊细致工艺,布料光滑柔软,各式草药的香气扑鼻而来。王二娘则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周围来往的人群。

很快,一位年轻女子停下了脚步,女子身后跟着一个丫头,好奇地看着摊位上的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