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回道:“莺燕系统,就是暨南公安第一次接到报案后,国安给换的新系统。”
“这是为了对抗镜像准备的?”我猜测。
“或许。”陈墨给了我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安装设备?这不是给了凶手作案机会吗?而且……”
“08小组今早刚到,这些追锦江连载文,加企鹅君羊以污二二期无儿把以系统设备不归我们管,有没有监控凶手都会出现,不要让下一个受害人出现比较重要。”陈墨打断了我,言下之意是先管好眼前事。
我点点头。
我们陈大组长,嘴巴上应该是安装了120个强力锁。
莺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设备,为什么要在凶杀出现后更换?难不成是用来监控镜像?
看陈墨的表情,她明显是知道事情原委。
我们又围着湖边走了几公里,无功而返。
“抛尸场景有没有特殊含义,我们需要回去继续侧写,现场也看不出其他线索,回去吧。”
回到暨南市刑警队,已经上中午。
孙涛和小刘拿了很多资料回来等在办公室,等我们三个推开办公室的门,他们三个便开始了疯狂轰炸。
陈墨指着fi,“你先说。”
“《目光是你》是三个月之前由暨南出版社出版发售的,一周前作者确实在本市做了新书预售签名会,签售地点在西门大厦,两个死者确实都参加过。”fi看着电脑说道。
“有签售会签到表吗?”我提问。
如果可以固定凶手范围,是最好的情况。
“没有签到表,我是通过查受害人支付系统,签售时间段内附近1公里内消费过,孙甜消费42元买了一杯冷萃咖啡,汪穗禾消费了52元,买了一个三明治和奶茶。”
没有签到表就无法集中判断受害者范围,所以王队也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
如今fi利用消费系统数据测算,能够将受害人共同点找出来,算是给了我一点线索。
“抛尸地点周围起雾时间段为凌晨3-6点。浓度为阶段强雾,能见度由500米转为200米后散去,尸体发现当天两处都有起雾。”
fi将陈墨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都办得很好。
“你现在去把这本书扒一下,着重描写母亲片段全部摘抄打印下来。”陈墨捏着眉头,给fi布置任务。
“你接着说。”陈墨接着指了指小刘。
她想先听物证资料。
“物证这边只有受害者身体上的衣服,衣服上没有提取到指纹或者dna,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衣服是凶手自己缝制的。我询问暨南市人工娃娃缝制俱乐部,制衣工厂,裁缝铺…”
“说重点。”陈墨扶着桌子,撑住有些疲惫的身体。
“衣服面料是十年前,暨南布厂生产的,生产一批面料后就停产了,因为销量较低。”小刘将他搜集来的资料照片交给陈墨,“这种缝制工艺很好,我拿给制衣工厂看,他们说着是人工娃娃才会使用的手艺缝线,属于内扣双缝。我又去找了娃娃爱好者,他们说这种缝制是娃娃爱好者都会用的一种缝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