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提到荆州就不得不说一句,还是那里与蜀州的年过地最热闹。就拿‘馈岁’这事来说罢,便是除夕夜互赠礼物,家家户户都赠来赠去、有来有往的,这过年的氛围可不就立时有了么。”

王氏的生母便是蜀州人。接过王氏的手帕,正擦着额头上因兴奋闹出来的汗的谢琛来了兴致,问妻子道:“这馈岁可规定要送什么?”

王氏答道:“无甚规定,贵重与否都行,就是图个喜庆。”

谢湛耳边闪过扶萱彼时的话,便补充道:“贫富有悬殊,馈岁礼物因人而异。有赠盘鲤、笼兔、彩绣的,也有赠自己舂磨的米面做成的饼、糕的。”( 2)

王氏便见缝插针地道:“六郎佩戴的这枚彩绣香囊,便是弟媳赠的馈岁礼罢。”俨然是肯定的语气。

谢湛性子清冷,加之现在是家主,兄弟间对其尊重的多,鲜少开他的玩笑,更是难得能在感情的事上闹他,可一听王氏话毕,谢湛毫不避讳地勾唇“嗯”了声作回应,几位兄长跟逮着什么把柄似的,立刻兴致盎然。

谢永一把抓过他的香囊,大声道:“还不快给我们都瞧瞧!”

谢湛也不遮掩,立时解下来,递给了兄长们。颇有些得意之意。

男郎处一时哄闹大噪,不免就引得女眷那厢关注起来,谢夫人准备派谢心璇去打探,从男郎处归来的陆沅率先给了答案。

得知有“馈岁”一说,年幼的谢心璇心性未定,立马就闹着她母亲说:“别的府里能有,咱们也要有,咱们也来赠礼物嘛!”

谢夫人见满堂开怀,遂吩咐钟嬷嬷道:“这喜庆的日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同乐,岂不快哉?去我的私库里寻些玩意儿来,阖府上下,每人皆送些馈岁礼。”

这便是奴仆们也有礼的意思了,本就已经得过一轮主家打赏,再听还有一轮赏,闻熙堂伺候着的奴仆们心里乐开了花,钟嬷嬷口中悦声道着“老奴这就去”,出门带了几个小厮一同去了库房。

谢夫人这厢有了动作,几位儿媳也不甘落后,说着笑着各自回院子去备礼去了。

王氏刚转身欲出去,突地抬眸看见陆沅打了毡帘出门,遂就停了步子,问谢湛道:“弟媳赠你礼物,你可有回礼?”

谢湛醉意上头,正抬着手揉着眉心,一听问话,蓦地顿住,摇了摇头,“我也是今年头一回知有这事,自个倒是没备。”

谢永眸子瞬间一亮,知他们几个打趣谢湛时谢湛本人乐在其中,顿时高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还不去挑个礼,给人家送去!”

谢三郎醉地七荤八素的,不知发生了何事,却附和着怂恿谢湛:“送去,送去。”

余下几位兄长也都笑着起哄起来。

闻言,谢湛还真就撑着桌面,摇摇晃晃地起了身,一看便是当真要去给扶萱赠礼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