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看向男孩,并为他擦拭着眼泪,道:“没了,他们都没了,韩家没了……”
小男孩只觉心中万般疼痛,那夜天牢之景又一次在他的脑海里浮现,恐惧骤然袭来,让他开始仰头嚎啕大哭。
“啊!——姨娘,我怕,我真的好怕……”
姨娘立即将小男孩抱在怀中,两人相拥而泣,悲痛不已。
“姨娘在,清玄不怕,清玄不怕……姨娘陪着你。”
这时,有一位中年男子走进房间,来到他们的面前。小男孩认出男子,顿时大惊失色,紧紧地抱着姨娘,躲在她的身后。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孙太傅,孙太傅目含怜惜地看着小男孩,问道:“清玄可有哪里不舒服?”
小男孩全当没听见一般,只是警惕地盯着孙太傅,双眼含恨,姨娘见状只好解释道:“是孙太傅救了我们,孙太傅不是坏人。”
小男孩闻言,这才逐渐放下心来,却还是稚气未脱地开口说道:“姨娘,当初就是他把我抓到长安的。”
“清玄公子,之前我也是奉命行事,不得不将你带到长安,如今我是来救你,送你出长安的。”孙太傅语气平和地解释道,“当初我去宁州之前,是韩大人和韩夫人一同恳求我要把你救出去,让你隐姓埋名,平安长大。”
“那夜你在天牢陷入昏迷,我让手下的人伪装成狱卒,趁无其他官员时,便声称你没了气息,把你丢到乱葬岗,借此将你从天牢中救出。”
孙太傅述说着那夜的经过,他回想起接到小男孩的时候,小男孩在他的怀中沉睡着,眉头紧锁,如此精灵聪慧的男孩竟遭此劫难,他痛心不已。
小男孩闻言,逐渐平静下来,他回忆起前来长安的一路上,孙太傅对他多有照顾,并未让他受到委屈。
须臾,小男孩开口问道:“孙太傅,我和姨娘应该何去何从?”
孙太傅见小男孩冷静下来,心生慰藉,他回应道:“宁州肯定是不能回去了,我会派人送你们去洛阳城外的苍竹村,你们以后就在那定居,有我相护,定不会有人发现你们的。”
小男孩点头,而后他从姨娘的怀里离开,跪在床上,向着孙太傅深深一拜,说道:“请孙太傅受清玄一拜,多谢孙太傅救命之恩!”
起身后,小男孩再次一拜,道:“请孙太傅再受清玄一拜,还请太傅为清玄赐名改姓。”
孙太傅上前搀扶起小男孩,心疼地抚了抚男孩散乱的发丝。
端详着小男孩疏瘦的身子骨,以及那倔强的目光,孙太傅说道:“日后你便随你姨母姓,姓令,你性子刚直不屈,单字一个楷,如何?”
“令楷多谢孙太傅赐名!请太傅再受令楷一拜!”小男孩含泪深深一拜,“从此以后,令楷这条命就是太傅给的,令楷定会好生努力,报答太傅今日相救之恩!”
说着,令楷的泪水便从眼中滑落,他立即擦干泪水,目光笃定地看着孙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