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楠颔首,轻轻一叹,只觉束缚得慌,遂赶紧迈出脚步朝着令歌和辰玉的方向走去。
令歌知道辰玉师姐是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是看着眼前的这些小饰品,他便想起去年在金城的时候,灯火交错,笑声不断,面具之下,皓月容颜,似乎一切都还发生在昨天一般。
如今自己也算是明白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了,令歌暗叹着。
辰玉见令歌神情不大对,自知找错方法,应该换个花样让令歌不去想起太学府里的那个人。
辰玉往周围看了看,很快,她便见到一家打着说书旗帜的茶楼,她心想令歌从未听过他人说书,倒是可以带着令歌去见识一番。
“令歌,我们去听人说书,如何?”辰玉提议道。
令歌转头看去,只是觉得听人说书甚是新奇,他仔细端详一下,发现辰玉所指的茶楼名叫“落音楼”。
名字甚是雅趣,话落有音,花落有声。
几人走进楼中,便有伙计上来招待,说道:“几位客官,这场已经开始过半了,你们是继续看还是等下一场?”
“无妨,接着看便好。”辰玉一边说着,一边将银子放到伙计手中,伙计喜笑颜开,即刻带着他们往上好的位置就坐。
随后,他们坐在一楼一处视野极好的地方,坐下后,令歌开始打量着四周,发现茶楼里的人并不多,大部分的人都七零八落地散坐在楼里的各个地方,只可怜那说书人依旧大声地扯着嗓子讲述着故事。
茶楼生意颇为冷清,与外面喧闹的街道比起来,这里仿佛在世外一般,不染尘埃,一切喧嚣都与其无关,唯有说书人嘹亮的嗓音。
令歌觉得那说书人时不时拍一下醒木很是有趣,不像今早在太学府时瞿元拍惊堂木那般惊人心魄,说书人拍醒木则是又一番的绘声绘色,将故事重现给听众。
那说书人三十岁左右的模样,脸颊圆润,肥头大耳,每次说到极为有趣的地方时,他的眉毛便会高高扬起,炯炯目光似乎盯住了在场所有的人,将没有认真听书之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
令歌微微扬起嘴角,听着说书人将故事说完,虽然不知道故事前半段剧情,但令歌听完后也反应过来,说书人讲的是一名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
他不免轻叹,这说书先生说得如此好,只可惜故事内容并无新意,这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他还在遇仙山时就已经听过无数次。
只见那说书人从桌后走出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深蓝色大褂,朝着众位客人拱手拜了拜。
“诸位客官,我们掌柜的说了,下个月落音楼就要开始准备转让,今日多谢诸位的捧场,诸位可以尽管说你们想听的,我定为诸位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