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的大恩大德,这些商户更是不可能忘记。
而其他县城的商户们当初看到大国报上荣福县商户们这般举动被皇帝夸奖,有崇拜的,自然也有羡慕嫉妒恨的,暗地里怎么把这件事说的多么不好听也另外再说。
虽然一个个嘴上说着这荣福县的商户这般干是不对的,带领了一股“不正”之风,但这次机会出现却跑的比谁都要快,甚至有商户大晚上去敲县长家门的,有在茅厕门口跟县长说捐物资这事的,一个个都恨不得亲自去皇帝面前说。
他们这次能被皇帝表扬赞赏就能让他们在商圈混的很好了,当然有聪明的商户知道他们这次是沾了荣福县那群商人的光,之前荣福县这群商人那些不好的看法,此时想起来心里惭愧。
这件事封赏的事情其实事在荆行的预料之中,尤其郑文星还提醒过他,皇帝这边是有意想给荆行封赏的。
这个时代皇权至上,荆行和季福商量了一下,夫妻本是一体,彼此面对未来的无论是好还是坏的日子。
荆行也是想把自己能得到的都给季福,这些荣誉权力亦然,荆行还记得当初季福就有跟他说过要去京城开铺子的样子,现在有了这层身份办事也容易,还能得到最高权贵的庇佑。
皇帝的这次封赏在大国报上用很大篇幅来进行描写,从将士们到边境严寒地区的严重不适应到最后战争取得胜利,皇帝大力赏赐这些都娓娓道来,不管是大国百姓们都看到了大国将士的衷心爱国,这些商户们无私做出的捐物贡献,边疆百姓们一同抗敌英勇无畏,最后更是对他们的皇帝这般仁慈心厚而高兴,就像这个大国报最后说道那般——“日后的大国,只会越来越强,百姓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这句话道出了全国百姓们的心生,一个个守着城管读报的时候,内心和神情都是深深地动容并且深以为然,他们想要他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这个大国报从当初创办后其实效果并不好,京城那边的大国报办事处原本以为他们做出的大国报会在百姓中很受欢迎,甚至会大卖特卖,他们还考虑的这一份报纸的钱不能太贵,要不然百姓们买不起,然而等大国报发行后,这惨淡的销售量顿时给了这些十分自信的官员两个大嘴巴子,瞬间让他们清醒过来,同时也意识到皇上让他们办这个大国报的原因了。
国报能从当初不被理睬到现在被百姓们所喜爱,中间过程的艰辛也只有这几位官员能明白。
百姓们寻常闲暇时间就会去茶馆听会说书先生说书,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去街道上县府会在公告栏上贴出的告示那边去看上一眼,虽然大家也看不懂,但是不乏有看懂的,甚至百姓们特意挑衙役贴告示的时间去,这样还可以听衙役给他们讲。
有了皇帝的封赏其实对荆行和季福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影响,除了上门来拜访的商户多了不少,有些还特意从很远的县城来拜访荆行的,想得到荆行的指导,荆行还是像之前那般,闭门拒客,谁也不见。
那些商户其实也预料到荆行拒绝他们的时候,荣福县的厉害的商人可不少,要是他们能得到荆行的指点和帮助那是最好的,不能也没有关系。
荣福县商户自不会故步自封,他们行商过程中就知道,别的商户那边也有他们要学习的,这些远道而来的商户也是很厉害的,彼此相互交流也学习到很多。
其实不光是那些商户,那些看出荆行厉害之处的官员门也想来拜访一下荆行,现在对他们这些当官的来说,荆行虽然是商户,但是他确实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商”这是何等的荣誉,这些明面上的荣誉不算,实质性的好处确不少的。
皇帝向来不会亏待自己人。
这次的棉衣皇帝见识过后还真的想跟荆行这边合作一下,便派了商部的官员来,毕竟这个官员走之前不仅被皇帝交代对荆行客气些,还被郑文星提点了两句,但无论是从皇上还是郑大人这边都是能看出来荆行被重视程度。
这个官员也不是个傻的,他上次还从学部官员那边的听说了,这荆行不仅经商还开学堂,之前荣福县学子全部通过科考县试府试,一个县城几百个童生,除京城的两座顶级学府以外就没有一个学府可以打包票说自己的一个学校的学子都试能通过的县试府试的。
要是这些传言都属实,那可见荆行的厉害。
然而当他来到荣福县的时候,他通过县城衙役检查放行进去县城,他忽然就感觉到自己像是进入了繁华之地,马车外面的喧哗热闹几乎要破窗而入了,甚至勾起他心里的好奇想一探究竟,他伸手撩开马车的车帘朝外面看了一眼,也只是这一眼,他就呆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