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他清了清嗓子。

状若不经意地和孔珂回忆往昔:“孔珂,你这次,等歌手的身份当到了举世闻名之后,可还有其他的想法?”

“或者,现在已经在做了?”

毕竟,上辈子的时候。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的翰林供奉在诗作扬名天下之时,早已经在背后暗搓搓地有了“黄石山人”和“辛子客”这两个马甲。

三线进行,都是顶尖,成就巅峰。

在“黄石山人”这个被大宣当代誉为画圣的身份被揭晓正是孔珂的时候,楚深和记得彼时孔珂的诗作正好新刊成册。

然后,两个身份的双重震撼下,直接造就了“盛京纸贵”。

负责采购纸张的官员都特地跑来和他说,得管管盛京的书肆了,简直疯了一样全在印孔珂的诗集。

害得他差点连皇宫用纸都采买不齐,已经有不少朝中官员来反应同样的问题。

而且,盛京的书肆疯了一样去印孔珂的诗集,还远远供不应求。

那些家中有点小钱的文人墨客甚至是商贾之家,人手多本,就为了有幸抢到一本,听说孔珂/黄石山人亲笔签名或是题画的诗集。

而“辛子客”这个小说家的身份,比起大诗人和大画家,楚深和甚至怀疑,如果孔珂掉马,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事实上,他也怀疑,翰林供奉说不定已经计划好该怎么“掉马”了,只是自己死得早,没来得及看。

因为,通俗小说比起诗作、画作,门槛相对低了一些,平民百姓去那茶楼也能听见说书人随口说上几回。

更别提还有不少戏班子据说是已经得到过辛子客先生的许可,将辛子客的小说改编成戏剧,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到天下诸国。

就连路边小童都知道辛子客先生的故事最是有趣。

而刚听完一曲《十二连环图册》的当下,楚深和心里又泛起了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