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谢砚手指沿着河流而下,最后落在一处,说:“只要炸的位置正确,控制山体倾斜的方向在这个角度,山上崩落的流石、泥块全部流入河中,可以减少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路君年看着谢砚指的方向,蹙了眉,道:“此法可行,但涌出的泥石一旦过多,很可能直接堵了河道,造成决堤,半个胡泉城就会被淹没,毕竟流经胡泉的这条河河道并不宽。”

这条河其实算得上是胡泉城的生命河,其他的河水量小又短,流不到整个城区,胡泉的用水排污全都靠着这一条主河,但因为河道窄小,汛期常常发生漫堤一事,好在胡泉白昼长,太阳烈,漫出的河水很快又会被烤干,无伤大雅。

说着,路君年顺着谢砚所指的位置,接过谢砚手中的笔在河道中间横了一笔,随后又在旁边画出一条支流,连到了临城——峳城。

“炸山之前在这个河道旁边挖一条水道,跟峳城的大河道相接,胡泉的河流流经峳城,甚至能抵达更远的云锦城和云梦城。”路君年越说眼中越是光亮,“江南有一条大运河,河两岸的城池车水马龙、万家灯火,商人来往贸易频繁,江南各城年入税利轮居于大元国榜首,靠的就是条大运河,现在我们也可以在胡泉城修建这么一条大运河,将南北一路河道全部串联起来!”

谢砚也被路君年的情绪带动,边听路君年说话,边下笔,陆续画出旁边的城图,图画得越清晰,脑海中关于河道的构建也越清晰,谢砚眸中隐隐闪动着火光。

许久后,谢砚终于停下了笔,看着连着的胡泉、峳城、云锦城三座城池,咽了口唾沫。

“这可比开炼场卖药水赚钱。”谢砚勾唇笑道。

路君年:“胡泉盛产茶叶、瓜果,天然的地理气候是其他城池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找到了销路,就不怕没有工人采摘。”

船只来往,商队通运,人流交会,是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