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提到自己,鹤青赶紧弯腰行礼道:“国主思虑周全,在下感激不尽。”
就这样,两人被尉迟鑫安排的座位分开。所幸目光所及之处能看到彼此,桓襄也没有提出异议。
等两兄弟入座,尉迟鑫举起酒杯,宣告道:“今日宣几位大臣和国师来此,是因为本王有件要事宣布!”
“大王但说无妨。”丞相闵延开口回道:“臣等一切都听大王调遣。”
“那本王就长话短说。”尉迟鑫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后说道:“本王早年征战四方,如今却大病小病缠身,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父王别说这丧气话!”尉迟澜轩嘴快插了一句。
但很快被自己母亲拉回座位,教育道:“你父王说话,你插什么嘴!就你能耐了?”
尉迟鑫倒没把尉迟澜轩的话放在心上,接着说道:“本王辛苦几十年,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思来想去,还是得提前立储君,代替本王管理朝政。”
一听尉迟鑫要立储君,在场所有人眼前一亮。众人表面看上去是毕恭毕敬,心里早就乱成一团。
“本王算了下时间,再过四个月就是秋猎。就以本次秋猎为评判标准,在坐的诸位,有谁能夺得魁首,谁就得储君之位!”
众人都以为尉迟鑫会直接宣布,谁都没有料到他会择秋猎魁首为储君。万一魁首非两位王子,那岂不是人人皆可成为储君?
“大王,此举是否欠考虑。”闵延起身,看了眼两位王子,既而说道:“退一万步讲,万一魁首不是两位王子中的一个,会不会有些不妥?”
“若是本王两个儿子不中用,自是有武有谋者居之,何来的不妥?”
尉迟鑫说完,拿着斟满酒的酒杯起身,走到桓襄身边,碰了下他手边的酒杯,说道:“国师呢,国师觉得本王这个想法如何?”
桓襄同样起身,拿起酒杯同尉迟鑫碰杯,“自然没有问题,有能者居之,大家都心服口服。总好过有小人从中设计,窃取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