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阿娘大约是不想暴露自家闺女不柔弱的事实,就是不同意!

太阳刚从莲峰上冒头的时候,石门渡码头已是热闹非凡。

鼓楼上响起三声钟响,林青松忙忙将最后一个汤包塞进嘴里,背着自己的藤编书箱,像是被野猪撵一样,风火轮似地跑进了广场东南边上的韩氏族学里。

那是个三进的宅院,林青瑜没进去过,只觉得门口那对三尺高的铜铸麒麟十分气派!

因为有韩首辅的资助,韩氏子弟无论旁支嫡支,只要是到了年纪,都能在韩氏族学里进学读书。

外姓人若想要进韩氏族学,却是需要考核的,且每年还要交三十两银子的束脩。

似林青松这种外嫁娘子所生的子嗣,考核成绩择优录取,与韩家无半分血缘的儿郎择极优录取。

按照林青瑜所知的实际情况来理解的话,择优录取的意思其实是,只要不是个棒槌,就可以去读。

择极优录取却要求极高,学识过人不说,人品道德还不得有瑕疵,更不能是犯官匪徒之后。

入学条件即便如此严苛,但每年来韩家镇求学的儿郎却依然不计其数,毕竟举人大多都忙着考进士呢,外面坐馆的夫子大部分都只是秀才出身。

韩氏族学里秀才只给童子启蒙,凡是要考科举的学子都是由举人授课。

传授君子六艺的师傅中不凡当世名家,指点官场仕途的前辈二甲进士也有两位,一位是韩首辅嫡亲的堂兄韩昀之,另一位则是其旁支族兄韩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