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云抬头看他,“你怎么过来了?”
傅钧义:“书院通知我要去一趟礼乐楼。”
谢青云惊讶,“你报名参加了明日的闻乐会?”
明日是六月十八,是北斗书院的校庆日,书院不上课,上午武举学子进行骑射比赛,夺魁者为武榜首,下午科举学子吟诗作赋展示书法,夺魁者为文榜首,到了傍晚还有一场不论文武的闻乐会,供善于音律的学子展示自我。
很多学子都对校庆日非常重视,因为在校庆日出彩的人可能获得提前入朝为官的机会。
大武朝的人才选拔制度非常完善,大致可以算作四种。
第一种是科举,非常卷。
第二种是武举,大武朝的武举考察有很多硬性标准,秉持贵精不贵多的准则,史上就出过好几期前三名空缺的情况,比较卷。
第三种是荫封,条件非常苛刻,一般是开国功臣的后代或者为国捐躯的功臣后代才能享受,不卷但是很难。
第四种就是荐举,官员内部的举荐为内举,官员之外的举荐为外举。
凡书院校庆日,有才华出众者若是被五品及以上官员外举,可获得名额参加特殊的考核测试,这个测试难度低于科举。考核通过直接就能入朝为官,当然,外举获得的官职最高只有七品。
对于那些没有信心从科举和武举中脱颖而出的学子,外举是一条捷径。
去年的校庆日,有个玉衡班的学子弹琴弹得特别好,被太常寺少卿一眼相中,举荐到礼部参与考核,考核通过后直接从书院毕业成了从七品下的太乐署令。
要知道,秀才通过乡试才是举人,而举人做官最低从九品,最高四品就到头了,还基本都是地方官,与六部几乎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