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公孙羽梁回都之后,除了回府与亲哥叙旧一番,贪了酒,睡了两日,醒来就马上回长和殿了。

公孙羽梁家背景平平,父亲只是一个兵部侍郎,后与兵部尚书政见不合,迟迟未能受到提拔,熙元十五年,岐山郡王带兵征伐,兵部尚书被检举亲敌,一案入狱。

自此尚书之位便空着,大司马将军歌图,是有机会继位的,奈何他那年的休妻事件影响了仕途,皇上没将此位亲命与他。

公孙家父走的早,公孙延本该继位父职,但却选择了进司马府,公孙羽梁自幼聪慧,因着五岁就能背三千字策论,被皇上相中,跟在李曦和身边,做太子伴读。二人年纪相仿,志同道合,很快就成了至交好友。

熙元十五年,太子被送入香山拜师习武,而公孙羽梁则选择去虎穴山闭关,不成想,分别三年,再次见面竟是险些生离死别。

那时三年时限一过,公孙羽梁就先回了宫,等迎接李曦和回来的好消息,可谁知,好消息没等来,却意外听到有人要借这次太子出山,将其杀害。

公孙羽梁一时惊慌,他在宫里人微言轻,除了告诉皇上,寻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可皇上也不是他三更半夜敲门就能见的。

时间眼见来不及了,公孙羽梁独自前往香山,路途不远,却极险峻。

马行三日,就改为徒步。

他日夜兼程,可还是来晚了,只寻到了奄奄一息的李曦和。

他自愧,便在李曦和问他是谁将他带回来时,不敢承认,他怕李曦和怪他,怪他若是早上半天,李曦和就不会中那暗箭,三年闭关一身武艺也不会白费。

皇上因此事下罪许覃大师,太子那时还未清醒,许覃大师慌忙间只得向公孙羽梁托付道:“香山愧对殿下,而我愧对宗门,我老无所奢愿,只求殿下醒来后,鉴于师傅一场,向皇上求情,不要牵连香山众人,香山可以毁,可人不可杀,乃是厚积大德呀,另外,我门下还有一个未及冠的徒儿,无家无亲,是为牵挂,公子,请帮我恳请殿下,收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