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几日不知怎的,布庄有好些布料降下价钱来,有心人一打听,便知道是前几日刚到码头的商队,听说是矩州来的。
怕过不久价钱再涨回去,有些人家就咬咬牙整匹整匹地买。就是今年用不完,放好了来年还能用。家里孩子一天一个样,小的能捡头上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大的过不了多久就得做衣裳,总用得上的。
再说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趁布匹便宜买些回去,手上赶赶,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就穿得上新衣裳了。
“原来布匹也是矩州来的,我家前日去药铺抓药,听说好些药材也降下点价钱,就是矩州来的药材多了,没那么紧俏了。”边上有人听见两人交谈,也凑过来插嘴。
台下人你一言我一嘴,在场就少有人不知矩州这地方了。
就在众人交换信息的时候,台上的伙计也把今日搭台的缘由讲清楚了。一群披着朱樱披风,水灵灵、媚生生的姑娘小哥儿端着托盘,莲步轻移,款款走上台来。
“这不是回南院的清倌人吗?”台下有人认出人来,嚷嚷了一句。
回南院是江州鼎鼎有名的青楼,院内多是艺术修养极高、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她们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领域的造诣甚至可以媲美大家。不管是少年意气的官宦子弟,还是风华正茂的白衣书生,都爱与之打交道。
只见回南院的清倌人将托盘依次摆放在长桌上,清凌凌一福身,又像来时一样迈着袅袅的步子,消失在众人视线里。
等曼妙的身影再看不见,远去的视线才再次回到台上。
这一看却是个个摸不着头脑了。那托盘里不是别物,正是马家千里迢迢运来的原石。
马家的伙计适时开口,解释了赌石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