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盒提到讲桌上放好,沈之洲见没人发现两个夫子隔着窗户嘀嘀咕咕好一阵,清清嗓子又恢复了为人师表的端庄仪态。
等小萝卜头们扬起同样严肃的小脸,沈之洲才施施然开口道:“方才宋夫子送了好吃的过来。昨日小豆子字写得最好,我看看今日是谁。”
听了沈夫子的话,下面一张张小脸绷得更严肃了,纷纷低下头去,小手握着毛笔慎之又慎地习字。怪不得今日小豆子得了个最大的西红柿!
沈之洲又背着手下去巡视一圈,仗着没人看得见,自己偷偷摸摸露出隐秘的笑。他从来不知道怎么有人能把字写得貌不合、神也离的,想起几个月前宋清还说他字不好看,现在看来也没有宋清说的那么夸张嘛!
离开衙门,宋清径直去了北城一家纺织作坊。
现在的纺织作坊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规模小、产量低、速度慢。但是人家有纺线织布的手艺,连自己家女孩和小哥儿也不传,只传给生了孩子的儿媳。这也是绸缎布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宋清能去一家作坊考察学习,还是多亏了东城黄家牵线搭桥。黄家是做绸缎生意的,每月都会收购县里大多数作坊的布料,因此倒是多一些门路。
到纺织作坊的时候,黄家的一个管事已经等在门口了。
两人也没多寒暄,打了声招呼就一同进去了。
一进门,天井里忙忙碌碌的场景一览无遗。跟一般人家比起来,显然作坊的天井占地面积大得多,满满当当没有一处空闲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