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菌子可是四家人兢兢业业伺候的,可不就比山里自己长的有身价?种菌子这事儿还是头一回,放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确实金贵,”宋清闻言也弯起嘴角笑了,“一朵菌菇下面看不见的地方,还长着小菇和菌丝,一不小心□□了就要减产了!”
几人顿时端正起来,严阵以待,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最后还是几个嫂子带着李家姐弟采蘑菇。另外三个男人那手像是木头做的一般,正过来倒过去,怎么都不顺手,怕不是偷了别人手安上去的?
这差别咋这般大?人家小宋怎么什么都会,什么都做得好?
不过几人也没闲着,跟着宋清把采摘下来的菌菇运到烘干房,再把根部削去,同时分好等级。
一级最好,二级次之,三级最末,二级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一级和部分二级菌菇,等摘完早上一茬后,送去城里的各个酒楼。这事儿交给张升去办,他常年打猎,卖野味多了跟酒楼的人也熟悉。
剩下的二级三级蘑菇都先烘干保存着。
烘干房留有一个供人矮身进出的小门,小门左侧是烟囱,右侧是烧火口;房外烧火,房内是火地龙。四面墙都采用双层结构,外层青砖,内层泥胚,中间留空与地龙相通。
烧火口产生的热量和烟雾由地龙通向几面墙壁,经过半个循环后进入另一边的地龙和墙壁,最后由烟囱导出。
由于热量损失,烧火口那面的菌菇烘干两批,另一面才将将能烘干一批。所以烧火的人还得看着时间收放菌菇。
菌菇都摆在竹篦上,一层竹篦占两寸高度,一次装满烘干房可以烘干五百来斤蘑菇,可得不到八十左右斤蘑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