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放下背篓,里面的三条腊肉打眼得很。
时下拜师束脩需要一条腊肉、一坛酒、一升米,银钱若干。但是这地方穷,一般人家拜师只需要米和银钱。
陈秀才一瞧,脸上换了满意神色,拿腔拿调地说:“既是想入私塾,还需二两银子。”
宋清行了一礼,表明来意:“不知夫子这里可收小哥儿?”
哪知陈秀才当即拉下脸色,不悦地说:“哪儿有女子小哥儿入私塾的?莫不是枉顾礼法?实是有违圣人之训!”
宋清不知的是,陈秀才在县城比不上其他二人,盖因其收学生不看资质如何,专看家里条件和束脩。平日授课对条件好些的学生,便倾囊相授,在一干秀才中名声委实不好。
闻言,宋清不做多言,背上背篓意欲离开。
陈秀才妻子见人要走,赶忙说:“也不是不可,五两银子我们就收!”那可是三条腊肉哟,没几个学生家里肯拿这么多了。
宋清驻足,看陈秀才脸色。
他自是不会让沈之洲来这处进学的。本意不过是找个考过试的夫子,传授传授经验,也方便找人做廪保。
大平律法,地方性考试须得请本县廪生认保,保证考生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往上数三代没有娼优皂吏,本身也没有犯案或从事贱业。
满足以上条件才能报名考试。
陈秀才黑着脸一言不发,作默认之势。
--------------------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