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宋清引着几人去菌房那处,掀开盖着的枯叶,翻进坑底捧一朵半大的菌球递给上面几人。

张升离得近,接过来打眼一瞧,“嚯!可不就是茅草菌嘛!”

此刻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霞光透过层层叠叠的云彩,毫无保留地照在这个小山村。

张升小心把菌球递给大舅,大表哥与郑大也迫不及待挨过来观看。几人看着这小小的菌球啧啧称奇。

都是庄稼人,这菌球还没撑伞也认得出这是什么品种。

将菌房恢复原样,几人回到桌边,宋清将人工栽培蘑菇的亩产量、净利润等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几人听,几人都听得心动不已。

种庄稼亩产三四百斤已经是顶顶好的了,米价最贵也是十五文一斤;种一茬蘑菇采收期有两个月,亩产两千斤!

就是十文一斤贱卖也有二十两银子!

几个人面面相觑,想也不敢想什么庄稼亩产千斤。

宋清这还是保守说法。等第一茬菌子采收完了,天气热起来,第二茬产量还能翻一番。

若是有精密的技术控制菌房湿度、温度、通风状况等,再实时监测菌土营养物质消耗,及时补充养分,亩产万斤不是问题。

“就是这地不能连续几年都种菌子,种一年得歇个一年半载的。”宋清停顿一下,让几人缓冲缓冲,“所以我想着找几户人家一起种,每家地轮着来。”

本来想的是请人种,话到嘴边改了主意。

几人早都心动不已,还是张升时常卖山货,考虑得多,临了多问一句:“要是种的多了卖不出去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