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街都是专门划给附近几个村镇的人卖东西的,没有固定摊位,来得早就能选个好位置。
临近中午的时候,会有衙役来巡街,一个摊子交两文钱就能摆上一整天。
做板车时宋清特意让老木匠在扶手下面加了两条腿,这会儿放平就是一个现成的摊子。
拿出麻布把四个角绑到竹竿上,再把竹竿分别固定在板车上,一个简易的棚子就搭好了。
一般摊子自然不用多此一举,可这肉要是晒得久了,招苍蝇得很。
两人来过几次,沈之洲也认识路,没一会儿就把秤买了回来。
“你去书肆看书吧,回来的时候多买些纸墨。”宋清背着街,借着高大身子的遮挡递给沈之洲一两银子,想了想再掏出十文钱,“饿了自己出来买吃的,午时之前回来,去吧。”
十文钱够他吃碗面再买两把零嘴了。
沈之洲高高兴兴地把钱塞进怀里,一溜儿小跑往隔壁街的书肆去了。
“小没良心的!”见沈之洲头也不回地跑了,背影都透着没心没肺,宋清笑骂一句。
时辰还早,小摊贩们也逐渐多了起来。宋清摊位一旁是一个老汉和四五岁的男孩,另一旁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哥儿。
“大爷,你这卖的是蒜苗啊?”宋清搭讪。
“是哩,都是赶早到地里拔的。喏,还有露水!”老汉面相和善,说话也笑眯眯的。
“怎么卖呀?”
“十二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