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里长爷爷,如果你的钱够多,你可以把你家的孩子送到京城国子监读书去,何必窝在这里,受这个委屈。”
林福来说的是气话,他把孩子送来读书,还不是因为私塾在本村方便嘛,镇上县上都有私塾,可那是庄户人家能去的地儿吗?
“你们的收费太贵了。”
林福来最后无奈地叫道。
左景殊倒不是非要让里长家的孩子和哥哥们交一样多的束修,能多来几个学生,族长爷爷家还能多些收入,她只是反感里长盛气凌人的态度。
你就是个里长呗,离了这一亩三分地儿,谁认识你是谁啊?
左景殊觉得,这回绝不能让他占了上风,要不,他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很有优越感。以后再和他打交道,他就会拿乔,不给钱估计都办不成事儿,不惯他这臭毛病。
“里长,族长爷爷的这个私塾,确切点来说,就是我们左氏家族的族学,是我支持开起来的,我说收多少就收多少。
现在我家的生意刚刚起步,这又要盖房子,我手头比较紧。再说,族长爷爷家也不宽裕,收点束修,他家也能贴补一下。
等我的生意赚了大钱,咱们村里的孩子再上学,一律免费,我还要多请几个先生来教,让我族长爷爷歇着,专门监督先生。”
左作松听到左景殊的话,想想那个情景,咧开了嘴。
左景殊又说道:“里长爷爷,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家三个孩子,两个孩子正常交费,一个孩子只交一百斤粮食。族长爷爷家缺粮。”
左景殊的意思很明白,原则是原则,人情是人情。
林福来再不答应,那就是不识好歹了。
林福来走了,说是明天带三个孩子来上学。
左作松兴奋地问左景殊:
“特特啊,我这真的算是咱们左家的族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