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苏轼和苏辙成功通过京都部务考试,五月,又通过了制科考试。苏轼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取了第三等的好成绩,天下闻名,无数赞美纷至沓来。苏辙也不落人后,列入第四等。
制科考试的含金量,数倍于科举考试,以往或许有质疑苏轼才能的人,这一次,质疑的声音已经淹没在赞美的辞海中,几不可闻了。
同时,苏洵被任命为校书郎,这一次的差事颇符合他的心意,因为他得到了为本朝皇帝撰写传记的工作,将会接触大量历史资料,而且这样的工作不太需要与人交流,正适合他这个“不会说话”的人。
既然考中了最高的第三等,想必不久朝廷就会有新的任命,但苏轼认为不能因此抛下凤翔府的差事,于是又带着王弗和阿弃回了凤翔府。
回到熟悉的凤翔府居所,已经是六月中了,到处荷香阵阵,渔夫们撑着小船,穿梭在密密匝匝的荷塘里,收获大筐莲子、菱角、鸡头米等物,或从水中捞一个长笼起来,便是一串串的鱼虾、螃蟹、龟鳖。
王弗抱着阿弃,站在河边,正有一个渔夫撑着竹竿,唱着山歌顺流而下,她挥了挥手,那人就用力撑了一把长篙,朝王弗而来。
“渔家,今天有鲤鱼吗?”
“回娘子的话,鲤鱼、鲫鱼、胖头鱼都有,新鲜着呢,刚从河里捞起来,清蒸煲汤都好!对了,娘子,我这里还有两只螃蟹,您要吗?”
“我要的多,恐怕拿不动,你帮我送到家里吧。”
“好嘞!”渔夫长篙一撑,稳住了小船,提着鱼篓跳下来,跟
着王弗回了家。
“汤山那边,有什么新消息?”
渔夫将斗笠拿下来,王弗才发觉这是她从未见过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