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苏轼从偏房出来,看见沈括站在水边,呆呆地望着天边的月亮。今夜并不是满月,一弯上弦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滚滚云层时而飘过,月光便黯淡几分。

“喝

醉了?”

“好像有点。”

苏轼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无言中。他想起少年时同游郊外,梁文修偷桃摸李,惹来麻烦时,沈括率先调侃他:“焉知东家有黑狗乎?”

少年的张扬恣肆,好像都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被磨平了。

沈括研究的,在世人眼中,更多的是奇技淫巧,所以他父亲沈周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辗转于地方,好似成了专门筑堤建坝的工匠。沈括一直跟着沈周,他所受到的歧视和指责绝不会比沈周少。但他一直坚守着,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也未曾向外人倾吐过他的艰难。

婚姻的不顺,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许氏觉得苏八娘合适,他也觉得苏家人不错,于是就点了头,同意了这桩婚事。

“从今后,咱们俩也算是姻亲了。对了,听说你打算下场?”

“嗯,下一届就考。”以前他觉得科举无用,这两年在官场上屡屡碰壁,他也明白了,要想达成目的,不必拘泥于做事的形式,如从前一般,为官地方,改善水利设施,建造军事工程也好,如以后一般,坐镇中央,致力于研究理论也好,都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一条路。

“好了,姐姐等着你呢,新婚大喜。”

沈括点点头,转身向新房走,脚步略微有些凌乱。推开那道熟悉而陌生的房门,他看见满目的喜烛红绸,房中的每样物件,都添了一丝红色,堆叠成小山的红枣、桂圆和栗子,以及坐在床边举着团扇的绿衣新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