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上便把苏轼关在了书房, 史容华有样学样, 两兄弟裹着被子在院子里看了一晚上月亮。
早饭、午饭、晚饭接连吃到自己最讨厌的煎鱼、炸鱼、清蒸鱼;书房的墨锭没了要补,找了半天也没人应和, 账房支支吾吾说没钱;遇上小石头在院子里踢毽子,毽子挂在了树上, 他上树取下来, 人却跑了个没影儿……
一天两天的苏轼和苏辙还能忍,时间一长,一向有耐心的苏辙都偷偷潜进了他和史容华的卧房, 史容华脾气好,一下就被说服了,于是苏辙逃离苦海,剩下苏轼一人苦苦挣扎。
其实事发当晚苏轼就果断认错求饶了,只是王弗没搭理他,王方和纪远最近在数学上又有了突破,把新书初稿寄给了她,她正忙着修改订正,打算赶在明年科举考试完成之后发行。通过他们这两年的努力,数学在百姓之中似乎也没那么艰深晦涩了,很多外地学子写信到赵家书籍铺,希望王方和纪远能够开山授课,就连中岩书院,都接收了不少外地的学生。苏轼和苏辙步入官场之后,或许能帮忙提高数学的地位,鼓励更多的人投身数学研究。
这次科举考试是苏家父子闪耀史册的第一个节点,王弗自然要好好把握,免费的宣传机会,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王弗伏案忙碌到半夜,终于熬不住,准备去睡觉,一转头就看见苏轼瘫在圈椅上已经睡着了,姿势十分别扭,头半悬在空中,嘴微微张着,唇边青色的胡茬让他多了几分颓废丧气的感觉。
他们俩的卧房外间有两张书桌,相对而立,一人一张,平时各忙各的,岁月静好,互不打扰。只是苏轼常常把自己的椅子搬到她身边,两人并肩坐着,就算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觉得孤独。
没了苏轼在身边坐着,熬夜都会忘了时辰。
王弗走过去,苏轼的书桌上放着一张纸,一笔行书飘逸流畅、风骨洒落,连王弗这种外行都知道他写得好。拈起纸来一看,竟然是一份承诺书,写的是这次召伎的始末,把同行诸人的言行举止都详细写下了,表示他们只是在听歌伎唱歌,并没有不轨之心,末了还发誓以后绝不再犯。
王弗“噗嗤”一笑,她并没有生气苏轼去听歌伎唱歌,她只是想让苏轼知道,如果他在外面风流,家里等着他的就是这样的待遇。如果他真要变心,王弗是拦不住也不想拦的,她只能抽离自身,不再爱他。像王弗这样感情洁癖、性格决绝的女子,是不会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的。
她正在仔细欣赏苏轼的书法,忽然耳边一股热气袭来,一双手环住她,把她揽进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