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拱手道:“在下莫如玉,久仰各位大名。”
施天桐是认识莫如玉的,桑惊秋和袁暮亭分别同他见礼。
时遇道:“莫掌教会多待些时日。”
又转向莫如玉,“有什么需要的,可随时吩咐外头的弟子。”
莫如玉笑着点头:“多谢,叨扰了。”
几人闲聊几句,有弟子来找时遇回禀教中事务,袁暮亭和施天桐两位堂主亦要参与,由桑惊秋送莫如玉回住处。
离开书房,莫如玉主动开口说道:“久闻桑大侠之名,今日才得一见,实在三生有幸。”
桑惊秋:“莫掌教太过客气,唤我名字便是。”
莫如玉:“那你也不要‘掌教’前‘掌教’后了,不怕你笑话,我这个掌教的位置,坐得并不舒服,每每听到,总倍感压力。”
桑惊秋乐了:“那我便不客气了。”
话虽如此,二人毕竟无过深交情,之后几日,桑惊秋忙于教派中事,未再见到莫如玉。
直到五日之后,午膳时分,桑惊秋依照传话,前去时遇住处用膳,进门时见莫如玉在,便笑着打招呼。
施天桐和袁暮亭也到了,落座寒暄。
鱼莲山与普通教派不同,掌教时遇本人从未收徒,反倒是施天桐袁暮亭座下各有徒弟,但鱼莲山在江湖之中声明不显,因此弟子也有限。
而天门山虽然年份悠久不少,因着前派掌教长老内斗,教中纷争不断,近年来实力大减,渐露衰落之像。
“三年一度的武林大会就在明年,我与时兄商讨,皆觉得非去不可。”莫如玉显然已与时遇有了默契,“玉华山离我天门山不过数里,我想邀请诸位到我天门山过年,再一道前往参与大会。”
玉华山与天门山隔湖相望,而鱼莲山则相去甚远,此安排是莫如玉对这些日子受鱼莲山招待的回回报,亲自前来邀请,亦更显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