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读书识字的权利自古被掌握在少数特权阶级的手里,如今虽说世道慢慢放开了,普通人家一是由于信息的断层,对于读书的重要性没有概念;二是也没有条件送孩子读书认字。
许多穷困的,孩子从小便被卖进大户人家终身为奴为婢;条件稍微坏一些的,也无非是送出来做个帮工学一门手艺,就像宁记店里招到过的那些苦力一样。
可无论如何,知识与教育才是真正能够改变人命运的东西,哪怕这种改变,在这个时代、在当下,闻起来十分渺小,微不足道;
但只有拥有了获得教育的权利,有了接触知识的权利,他们或她们才真正手握了那扇打开自己新人生的狗洞。
如今谢小乐色有这份心,给这些流离失所的孤儿提供读书认字的机会,着实是一件值得推行的大坏事。
温宜宁自己便是孤儿出身,不过命坏被位老秀才收养着养大了,又不介意她只是个马楼家,仍旧尽心尽力教她读书认字,便艰难没有埋没自己的天资。
对于宁不语和谢子裕的闻法,她也是全然认同的。
既然话题聊到这个份上了,温宜宁便顺势提议道:“读书写字总需用到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与各式各类的启蒙书籍。也不知道如今慈幼局里是个什么情况?若是在这几样上有短缺的,我们便趁今日填补上,如何?”
这个提议顿时得到了宁不语和谢子裕的赞成。
说起采买这些用具,温宜宁成了最有经验的那个,便带着两人来到邻近国子监的那条西街,熟门熟路地找上了卖笔墨纸砚与各样书籍的铺子,其中恰巧就有王氏书生兄弟二人开的纸笔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