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是,他这么一个颖悟绝伦的人,在古董店里栽了不少跟头,经常逛着逛着就上头了,被店老板忽悠着买了好几个赝品。
说起这个栾芾就没好气,他们夫妻非常恩爱,为数不多的几次吵架,都是因为司寇青花了很多钱在古董店交智商税上,她想不通他如此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多次上古董店老板的当,明明官场上那些比老板还奸诈几十倍的老狐狸们都占不到他半点便宜的!
少年本来垂头丧气的,没什么心情听她说闲话,可听着听着,又着了迷,他实在想不到,足智多谋的中书令竟然也会上当。
栾芾察觉到他情绪变好了,换了个话题,说起几年前司寇青给一片花海作诗,没多久花海全数枯萎的黑历史。
他权倾朝野后,格外注重名声,每每想起自己的“瘟神”外号就黯然神伤,她于心不忍,数次安慰他,想让他别那么在意。那时正巧有片野生鸢尾开得极灿烂,吸引了大批文人前往,司寇青经她安慰,觉得自己又行了,带着燕笙兴匆匆前去观赏,不顾在场文人霎时变白的脸色当即吟诗一首。
几天后,鸢尾花海莫名枯萎,他悻悻而归。
当时她忙着举行三年一度的文武大会,没有同行,不仅没见到花海,连他那日作的诗一个字都没听到。
一提起那首诗,他就绿着脸转移话题,问那日在场的文人吧,他们个个讳莫如深,不肯透露分毫,就如传言中导致子泉干枯的《四时子泉》那般,那首诗也成了禁诗,除了目击者,世上再无人能感受到他斐然的文辞。
“直至今日,我仍觉得自己对不住那片鸢尾花,若不是我稍加劝导,他就不会重拾信心吟了诗,兴许,那些花儿能逃过一劫。”
虽然很对不起花海和司寇青,但讲到这段往事,栾芾每每想发笑,这么多年了,他以物拟诗那物大概率就倒霉的体质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少年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