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凯想起一事,眉头皱了起来:“这几年我给齐夫子送了许多礼,他却还是不肯松口来做塾师。”
她心里有了底,问:“他听说要给一介女流教书,就不肯来了?”
李元凯支支吾吾,在她的逼视下最后还是点了头。
栾芾没有意外,她三年前离开盛京的时候,就安排人给各位有名的教书先生送了礼,想聘请他们为塾师,可是他们一听说要给女子授课,仿佛受了天大的折辱,生气的把去请的人轰出了门外。
李元凯之所以这么执着于这位齐先生,是因为他在虞国颇负盛名,要是他肯来,那就不怕没有学生上门了。
栾芾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弃这位齐先生:“齐夫子自有傲骨,我们不强人所难了。”
既然求了三年都没用,就算最后磨来了,那位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老先生必定看他们青鸾书院哪哪都不顺眼,如若他心怀芥蒂不肯倾授毕生所学,求来一尊佛只会自讨苦吃。
李元凯也明白这个道理,脑袋灵光一闪,兴奋地道:“小妹!你学识渊博,不如你来做塾师?”
栾芾和他对视一眼,发现他还真不是在开玩笑。
她很有自知之明,作为曾经的理科生,来到这个世界后别说吟诗作对了,她花了好几年才认熟了八成的繁体字,现在写的毛笔字只能说勉强能看,说难听点的,她在古代就是半个文盲,她哥哥看她的滤镜得有多厚才能说得出她学识渊博这种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