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当前的难题,变成了如何让都茂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都茂良田稀少,土地大多瘠薄,每年的粮食收成不比别处,赋税后剩的余粮仅勉强能度日,因此百姓才住不好穿不暖,要是碰上大涝大旱之年,免不了饿死一批人。

栾芾和司寇青讨论了很久,又走访各地考察,最后整合了两个人的意见:良田和次一些的土地继续种粮食作物,其他的土地拿来种桑养蚕。

他集结了各村保长几番磋商,把“贫地种桑,沃土养粮”的政策推行下去。

初时不少百姓怨声连连,不肯改变沿袭了几百年的生存方式,司寇青就召集了所有不肯配合的村民,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先指出都茂穷了几辈子的根本原因,再说新政策会给他们带去什么改变,最后跟他们描述广安之外的繁华富庶。

没有人真的想穷到死,他足足说了半个时辰的大道理,成功打破了都茂人固步自封的思想。

安抚好百姓,修路刻不容缓。

此前都茂通外只有一条小路,那条寒酸的官道狭窄崎岖,大雨天就泥泞不能通行,甚至会有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拦截路面,加上都茂县离广安的其他县市太远,连买个东西都不好买,更何况是运东西出去卖了,所以都茂的百姓才世代种粮食维持生计。

要是不修好路,蚕丝送不出去,粮食运不进来,都茂人就得活活饿死。

司寇青化身为工匠,一一勘察各山各道的地形,修修改改的画出了如何改造路面的图纸,又描了几张分发给县丞和主簿,随后召集了几百个壮丁前去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