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底下摇头背诵《三字经》的小阿哥们,最大的十六阿哥不过五岁,实岁还不到四岁,最小的是七爷家的大阿哥弘曙,说是今年三岁,实岁要是没记错的话才刚过完抓周礼两个月,张廷瓒不由想起刚被皇上安排主持幼学院的时候。
对,不是幼儿园,是幼学院。
康熙觉得幼儿园不形象,没有幼学院形象,安排张廷瓒筹办的时候就直接跟张廷瓒说筹建幼学院。
让老三老四老五总结了一下弘晖描述中关于幼儿园的部分。
参考这部分,老大指导,老八补充,出了一版幼学院筹建草略——包括科目安排,课程安排,课时安排这几个部分。
科目暂时包含满蒙汉文字启蒙,算数启蒙,经史启蒙,书法音律启蒙。
课程考虑到指定老师都是兼职,于是决定根据指定老师的空余时间来进行安排。
课时就参考弘晖说的时间,辰时到,午时休息,申时放学。
老三负责掌管幼学院学习方向,张廷瓒主持幼学院工作。
康熙拍板,幼学院的学生暂定宫里的从胤禄到弘曙这九个会说话的阿哥。
起初接到圣旨的时候,张廷瓒是略微有些不赞同的。
他认为阿哥们太小了,还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像上书房阿哥们那样的入学时间就正好。
等听完皇上和三爷的详述之后,张廷瓒不由想到,若是宫里的幼学院试点成功,等幼学院普及之后,若官府补贴真成事实,不仅可以解脱民力,还可使民知礼识字,进而使政令可以真正能够下达至民间,可以减少很多因政令不通而导致的民乱。
“哇~~~”
一声啼哭打断了张廷瓒的思绪,一瞬间把张廷瓒带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