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当有大货车来收购东西的时候,村民总是恨得牙痒痒,和来收购东西的商人来回拉扯,讨价还价,但是最终结果都是类似的,还价让利一点点,一年的收成就这样以廉价的收入结束了。
村口的几个大爷连连感慨道:
“这娃咋想的嘛。收粮食的话,咱们按斤卖,还用得到你这大货车,可要是收鸡蛋,谁舍得啊?我们自己提着去集市就换了,怎么可能白白亏了给你!”
许黑豆在被打发来之前,许贝朵简单的调查了一下现在县城里农产品的物价。
关于在村里收购农产品的事情,许黑豆不读书后就在帮忙,深深有感触。
他们家里就是三代务农的,在村子里每年靠天吃饭,就靠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
可是每年不管收成好还是不好,来村子里收农产品的商户,根本不管农民的死活,永远在无限的往低压价格。
农民们每每苦不堪言,有时候一年下来,费了辛苦,收成却少,可是卖的价钱还是一样,只能自认倒霉,老天不给活路。
尽管澜水村的地理位置很好,已经在离县城很近的地方了,但是如果要农民们一个个身上背着蛇皮袋子,去县城里面零碎售卖自己的农产品,既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也没有门路。
更何况大量的农产品,尤其是水果类的,从树上一摘下来就得赶紧在一定期限内卖掉,如果过了时间,这些农作物就会在地里腐烂。
如果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或半年的农作物,直接坏在地里,这简直堪比要了农民的命,没有一个人会不心疼,不难受。
所以尽管有大量的压价行为,农民为了自己一年辛辛苦苦劳作的收成,也不得不将他们全都廉价卖掉,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许贝朵听了这些背后的故事,也感慨道:“其实咱们村子离县城特别近,运输的成本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