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现在肖红也不用天天去镇上,和妈妈或者是肖芳,三个人轮流去。

主要是她嫌路颠簸不好骑,人也不轻松,深怕自己跟不上学习,都在家自己看书,或者是练习数学。

不懂的地方就问肖芳。

不过吴菊兰没读过书,只在办扫盲班的时候认的几个字,因此总担心自己会找错钱,因此不是肖芳陪着去,就是让燕燕陪着去。

转眼之间,就到了8月17号这天下午。

赵老四回来就很高兴:“咱们这要通电了,我报了名,过几天就能去挖坑。”

倒也不是他找不到篾匠的活。

而是他爸和他三哥都是篾匠。

特别是他三哥腿不好,每个月也要吃药,他尽量不想和老爹三哥抢生意。

因此平时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去远点的村落招揽生意,或者是干脆去何家果园当小工。

何生是他们村里最有钱的人,承包了二十多亩地种桃梨树。

春夏季树盘覆绿肥,除草,开花前,结果时期要灌水,要施追肥,冬季修剪果枝什么的,都要请人帮忙。

他就是固定的短工之一。

现在正好桃树梨树上的果子全都摘了,要干的活也干完了,他原先还准备骑着自行车出去揽活呢,现在要通电了,他就有活干了。

要通电,就要先拉电线,那还得先安电线杆,。

从镇上到他们这有将近二十里路,几十米就得有一根电线杆。

而一根电线杆就要一个坑,这起码得有十多天的活了。

又能挣钱,又能通电,他当然很开心。